四百馀年兵火后,至今遗构葺如新。
谪官岂是多恩惠,谁谓文章不动人。

注释:

四百年过去了,经过兵乱的洗礼,这座白公堂依然保存得完好如新。

贬官并不是因为多恩惠,谁又能说这样的文章不能感动人?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乾元二年(759)春游白公堂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白公堂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思考。

首先看前两句“四百馀年兵火后,至今遗构葺如新”。意思是说,经历了四百年的战乱之后,这座白公堂仍然保存得很好,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这体现了杜甫对于历史的沧桑感以及对于历史变迁的深刻认识。

接着看第三句“谪官岂是多恩惠,谁谓文章不动人”。这里的“谪官”指的是被贬官的官员,而“文章动人心”则是指这些文章能触动人的心灵。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被贬为官员并不是因为他们得到了过多的恩惠,而是因为他们的作品能够打动人们的心灵。这反映了杜甫对于文学艺术的崇高追求和对于优秀作品的价值评价。

第四句“谁谓文章不动人”,这是全诗的总结句,意思是说,谁能说这样的作品不会触动人的心灵呢?这也体现了杜甫对于文学作品的高度评价和对读者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赞美白公堂及其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它也反映了杜甫对于当时社会现状的看法和对未来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