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水寻山好已迂,胜游难必果何如。
二林咫尺还淹兴,空读匡庐易览书。

《想庐山三首·其三》是宋代诗人韦骧的作品。此诗描绘了诗人对庐山的向往之情,以及因尘事相邀而未能如愿以偿的遗憾。下面是诗句、译文和注释的分析:

  1. 诗句释义
  • 访水寻山好已迂:意为四处寻找并探访山水已显得迂回。这里的“访水”指的是游览名胜古迹,“寻山”则指爬山涉水。诗人表达了对游览名胜古迹和爬山涉水的热爱,但这种追求显得有些迂回。
  • 胜游难必果何如:意味着美好的旅行难以实现,感到无奈。这里的“胜游”指的是令人向往的旅行,“果何如”则是疑问句式的表达,表示结果如何。
  • 二林咫尺还淹兴:意为在咫尺之遥的地方,仍然能激起游览的兴趣和热情。这里的“二林”可能是指庐山上的两个景区,“咫尺”表示非常近的意思,而“淹兴”则是激起兴趣和热情的意思。
  • 空读匡庐易览书:意为即使读了有关匡庐的书籍,也难以真正领略其美丽与精髓。这里的“匡庐”指的是庐山,“易览书”即容易阅读的书籍,而“览”在这里表示浏览或观赏。
  1. 译文
  • 走遍江南二十州,庐山未到谩悠悠。
  • 知道尘事相邀阻,唯想他年取次游。
  1. 赏析
  • 走遍江南二十州:表达了诗人对游览名胜古迹的热爱,同时也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这里反映了诗人对旅行的渴望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 未到谩悠悠:意味着虽然尚未到达目的地,但已经心生留恋之情。这里的“漫悠悠”形容诗人内心的悠闲和自在,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旅行充满了期待。
  • 知道尘事相邀阻:表明由于外界的纷扰和羁绊,诗人无法顺利实现自己的旅行计划。这里的“尘事”指的是生活中的琐事和责任,而“相邀阻”则表示这些琐事和责任使得诗人无法自由行动。
  • 唯想他年取次游:意味着诗人期待未来某一天能够随意畅游,不再受到现实的束缚。这里的“取次游”表示随意而自由的旅行,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韦骧的《想庐山三首·其三》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对生活态度和理想追求的一种展示。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旅行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