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旌剑弄晴光,瞻谒裴回殿角香。
却坐灵堂问禅伯,莫持迂论作金汤。
【注释】
又和仲远答锐长老二首:又,再次。仲远,即张仲远。锐长老,即僧锐。
山前旌剑弄晴光:山前,指山的前面;旌剑,指旗帜。
瞻谒裴回殿角香:瞻谒裴回殿,指瞻谒裴回寺的大殿;裴回殿,是寺庙中供奉菩萨的地方,故又称菩萨殿。
却坐灵堂问禅伯:却坐,退回、坐下的意思;却坐灵堂,就是退回到庙里的殿堂;问禅伯,向禅师询问。
莫持迂论作金汤:莫持,不要持有;迂论,迂腐的议论;作金汤,比喻把议论当作救国的良方。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诗。首联以“山前旌剑弄晴光”开篇,描绘了一座寺院在阳光照耀下,旗杆上飘扬的旌旗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耀眼的光华。颔联“瞻谒裴回殿角香”承接上句,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寺庙的向往之情。颈联“却坐灵堂问禅伯”则转入了主题,表达了作者想要请教禅师关于禅宗的问题。尾联“莫持迂论作金汤”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观点:不要仅仅持有迂腐的议论,而应该将这种议论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作者对于宗教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