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扉栖息久,壮志未能摅。
昨被半通绶,新持三尺书。
虽然烦听讯,何足挠冲虚。
伺隙馀公局,开编入燕居。
敢希成大器,唯恐近污渠。
心欲平冤狱,情奚病猾胥。
贤门不多地,贱子幸投裾。
每得高文贶,翻嗟旧业疏。
自滋忘弃学,岂复怅离蔬。
若使华无实,宁为蔽芾樗。
【诗句释义】
荆扉:指简陋的屋门。栖息久:长时间栖息在这里。半通绶:半通着绶带,即未授官的低级文职。新持三尺书:刚得到一份三寸长的书信,可能是任命状或委任状。听讯:听取消息、讯息。烦:麻烦。冲虚:清静无为、不问世事。局:指朝廷或官府的机构。开编:打开书籍。入燕居:进入书房。敢希:不敢希望。大器:大才的人。唯恐:惟恐。近污渠:被污浊的东西玷污。平冤狱:平反冤案。情奚病:为什么痛恨?猾胥:狡诈的官吏。贤门:贤德的门第或家族。贱子:谦称。幸投裾:有幸受到提携或赏识。高文贶:珍贵的文辞馈赠。翻嗟旧业疏:却因自己学业荒废而感到遗憾。自滋:自己养成了。忘弃学:忘记了自己的学问。岂复怅离蔬:难道还能因离别而伤感吗?华无实:花虽美丽但无实用。宁为蔽芾樗:宁可像小草那样平凡,也不要像小树那样无用。
【诗句译文】
长久地寄居在这简陋的屋门里,壮志不能实现,昨天刚接到一个半通着绶带的文书(被任命为官职),现在又拿着一份三尺长的公文(任命状或委任状)。虽然可以听到一点消息,但我哪里足以扰乱我的清净之心呢。趁着机会进入这官场机构,翻开书籍准备处理公务。我不敢期望能成大事,惟恐会被那些肮脏的官吏所玷污。我心中想要的是能够明辨真相,消除冤屈,然而我的感情又何必要痛恨那些狡猾的官吏呢?贤德的门第并不多,我有幸能得到他们的提携和赏识。每当得到一些珍贵文辞的馈赠,我就深感惋惜因为过去自己的学业荒废了,自己养成了轻视书本的习惯,怎么还能再对离别而伤感呢!如果一个人没有实际的才干,还不如像小草一样平凡;如果一个人没有实用的价值,不如做一个有用的人。即使花虽美但没有实用,我也宁愿做一棵小草,而不是一棵小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任上时所作,反映了他初入仕途的心情和愿望。诗人在诗中通过自我反思,表达了自己追求高尚道德情操与政治理想,不愿沉溺于官场生活的愿望。
首联“荆扉栖息久,壮志未能摅。”诗人用荆扉象征自己简陋的住所,表达了自己长期居住于此并渴望施展抱负的心境。壮志未能摅,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无奈之情。
颔联“昨被半通绶,新持三尺书。”诗人用半通绶和三尺书来比喻自己所得到的官职和任务,表达了自己初入仕途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颈联“虽然烦听讯,何足挠冲虚。”诗人用烦听讯来表达自己对官场事务的繁杂厌烦之情,同时用何足挠冲虚来表达自己对官场纷争的不屑一顾。
尾联“伺隙馀公局,开编入燕居。”诗人用伺隙和开编来描绘自己在官场中努力工作的情景。燕居则暗指自己的书房,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在书房中安心学习的决心。
此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