沩山未暇往,石磴上云端。
初识清修路,遥怜菡萏寒。
野宽耕仅有,民殄政犹残。
总使林泉稳,那能寝饭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和仁仲过滨江 - 王建《和仁仲过滨江》

  • “和仁仲”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行,“过滨江”表示他们来到了江边。

沩山未暇往,石磴上云端 - 王建《和仁仲过滨江》

  • “沩山”是指地名,位于今湖南省长沙县境内,这里指的可能是王建自己的家乡。”未暇往”表示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去成。”石磴上云端”形容山路陡峭,仿佛直通云端。

初识清修路,遥怜菡萏寒 - 王建《和仁仲过滨江》

  • “清修路”可能指的是一条清静修行的道路。”菡萏寒”则可能是指荷花在寒冷中绽放的景象。

野宽耕仅有,民殄政犹残 - 王建《和仁仲过滨江》

  • “野宽”可能指的是田野辽阔,而”耕仅有”则表示只有少量的耕作。”民殄”是指民众丧失,”政犹残”则表示政治仍然残缺不全。

总使林泉稳,那能寝饭安 - 王建《和仁仲过滨江》

  • “林泉稳”意味着山林泉水都保持平静稳定。”那能寝饭安”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下,睡觉吃饭都安稳舒适。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和朋友过江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