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赋春还柳,俄闻地出雷。
雨丝分织作,风籁急喧豗。
寂寂炉无火,欣欣瓮有醅。
临寒插羔袖,雪观亦悠哉。
【注释】
柳:指垂柳,春天里新长出的柳条。
俄闻:突然听到。
雷:春雷。
织:指纺织,这里借指春雨。
籁(lài列):从孔隙中发出的声音。
欣欣:欣喜的样子。
炉火:指炉中的火苗。
醅:酒酿的半发酵饮料。
羔袖:羔羊皮毛的袖子,这里借指羔羊皮毛制成的衣服。羔羊皮毛的衣袖是冬天穿的暖和的衣服。
雪观:雪景。也指下雪。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新春时节农村生活的一幅生动的画面,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朴实无华的乡土风味。
首联:“恰赋春还柳,俄闻地出雷。”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刚刚把春天赋予给杨柳,突然之间听到了雷声隆隆。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来时的景象。“赋春还柳”是说春天到来,杨柳发芽,吐露出勃勃生机;“地出雷”是形容雷声在地下滚滚而来,震耳欲聋。诗人抓住春天的特点,通过写柳芽、写雷声,把春天来临时大自然的生气勃勃表现出来。
颔联:“雨丝分织作,风籁急喧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春雨细如丝缕般地织着,风声像喧闹的马群般地奔跑着。诗人抓住了春雨的特征,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春雨来临时的场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雨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分织作”是形容雨丝像织布机上落下的线一样,细而均匀;“豗”是指风吹动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诗人通过对春雨和风声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大自然的美好景象。
颈联:“寂寂炉无火,欣欣瓮有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炉子里没有火,但瓮里有酒酿;寒冷的时候穿上羊毛制的袖子,看着雪花飘落,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诗人用简洁的文字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炉无火”是形容炉子不燃烧,没有火焰;“欣欣瓮有醅”是形容瓮中有酒酿,说明家里酿造了美酒。诗人通过对炉火、瓮中的酒和穿着羊毛衣袖等细节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尾联:“临寒插羔袖,雪观亦悠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穿起羊毛制的袖子抵御寒冷,看窗外的雪景也是一种悠闲自在的心情。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冬日里穿羊毛衣袖、看雪景的情景,表达了对生活的满足和对大自然的赞美。这里的“雪观”既指眼前的雪景,也暗指内心的平静和喜悦。诗人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来临时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农民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