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汉吁嗟堕杳冥,德音雷动走群灵。
天心自契犠牲祷,田畯先闻黍稷馨。
帘卷西山增爽气,水通南涧漫平汀。
一篇可嗣东坡记,北榭今成喜雨亭。

注释:

云汉吁嗟堕杳冥,德音雷动走群灵。

天心自契犠牲祷,田畯先闻黍稷馨。

帘卷西山增爽气,水通南涧漫平汀。

一篇可嗣东坡记,北榭今成喜雨亭。

赏析:

首联“云汉吁嗟堕杳冥,德音雷动走群灵。”是说天上的云天河在叹息,仿佛坠入了深黑的虚无之中,而那神圣的声音如同雷声一般震撼着所有的神灵。这里的“吁嗟”和“雷动”都是用来形容声音的宏大和震撼力,形象地描绘出一种神圣而又庄重的气氛。

颔联“天心自契犠牲祷,田畯先闻黍稷馨。”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神圣气氛的具体体现。这里说的“天心自契犠牲祷”,指的是上天与人间的神灵都对祈愿者表示了认同和支持,而“田畯先闻黍稷馨”则是说农官们在丰收之前就已经闻到了黍稷的香气,预示着丰收的到来。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景物和动作,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充满喜悦和希望的画面。

颈联“帘卷西山增爽气,水通南涧漫平汀。”则是对前两句的具体化和深化。诗人通过对西山、南涧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营造出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这里的“帘卷西山增爽气”和“水通南涧漫平汀”都是以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尾联“一篇可嗣东坡记,北榭今成喜雨亭。”是这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这里说的“一篇可嗣东坡记”是指这首诗的创作可以传承和发扬东坡先生的作品风格,而“北榭今成喜雨亭”则是说如今已经建成了一座名为喜雨亭的亭子。这里的“可嗣”和“今成”都是用来形容诗歌的创作和亭子的建成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和亭子建设的重视和自豪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诗意的表达,展现了一幅美丽而又富有哲理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和亭子建设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