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园池各著名,起予归梦过临蒸。
已开尘外寻山眼,更曲堂中饮水肱。
有地且须多种秫,好闲何必苦邀僧。
杖藜他日端来去,但恐公朝正与能。

【解析】

本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和湘滨侍御题宅观山》。

首联“闻道园池各著名,起予归梦过临蒸。”意思是说听闻湘滨的园林名扬四海,于是激起我的归隐之念,我梦见自己到了那地方。闻道:听说。起予:使我振奋。归梦:指归乡的梦。这句的意思是说,听闻湘滨的园林名扬四海,于是我激起自己的归隐之念,我梦见自己到了那儿。

颔联“已开尘外寻山眼,更曲堂中饮水肱。”意思是说我在尘世之外寻找着山水之美,我在曲折的堂屋里喝着山泉水。已开:已经打开。尘外:尘世之外;比喻超脱世俗的清幽环境。寻山眼:指欣赏山水的眼力或情趣。更曲堂中:指在曲折的厅堂里。饮水肱(gōng):即“饮水肱”,用肱(手臂)捧水饮用的意思。

颈联“有地且须多种秫(shú),好闲何必苦邀僧。”意思是说如果有土地的话,还应该种植一些高梁。闲暇的时候又何必要邀请僧人呢?有地且:如果。须:必须。多种秫:即“多秫”,种植高粱。

尾联“杖藜他日端来去,但恐公朝正与能。”意思是说等到以后拄着拐杖来往于各处时,只怕朝廷中那些贤臣会超过您了。杖藜:用藜(li黎)作拐杖。端来去:拄着拐杖来往于各处。端:通“擅”。公朝:这里指的是朝廷。正:恰好;正好。这句的意思是说等以后拄着拐杖来往于各处时,只怕朝廷中那些贤臣会超过您了.

【赏析】

这是一首酬赠诗,酬答的是湘滨侍御对作者的赞美。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归隐田园、享受清静生活的愿望。全诗以写景为主,抒发了作者的归隐之情。

首联写闻道园池各著名,起予归梦过临蒸。诗人听闻湘滨的园池各闻名于天下,于是激动起来,梦想自己能过临蒸。

颔联“已开尘外寻山眼,更曲堂中饮水肱”写诗人在尘世之外寻找着山水之美,他在曲折的厅堂里喝着山泉水。

颈联“有地且须多种秫,好闲何必苦邀僧”写如果有土地的话,还应该种植一些高梁。闲暇的时候又何必要邀请僧人呢?

末联“杖藜他日端来去,但恐公朝正与能。”写拄着拐杖来往于各处时,只怕朝廷中那些贤臣会超过您了。

王昌龄是开元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反映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的豪放之作,如《从军行》、《出塞》等,这首《和湘滨侍御题宅观山》则表现了一种归隐田园、享受清静生活的愿望,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