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的的是重阳,独步崔巍觅醉乡。
饱日山枫千树赤,绚秋岩菊一枝黄。
幽禅出应耶城供,倦客来迎宴寝香。
闲读旧题嗟岁月,功名回首鬓毛苍。
【诗句注释】
上封登高:指在重阳节这天登上高处。
今朝的是重阳,独步崔巍觅醉乡: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日,作者独自登上高处寻找酒乡的欢乐。
饱日山枫千树赤,绚秋岩菊一枝黄:在阳光照耀下,满山的枫叶红彤彤一片,绚丽多彩;秋天的菊花只有一枝黄色。
幽禅出应耶城供,倦客来迎宴寝香:寂静的禅房,是供奉佛祖的地方,而疲倦的客人被迎到那里安息。
闲读旧题嗟岁月,功名回首鬓毛苍:悠闲地翻阅过去的诗篇,感叹年华易逝,功业未竟,已两鬓斑白。
【译文】
重阳佳节独上高,寻觅醉乡赏秋光。
饱日山枫千树红,绚秋岩菊一枝黄。
寂禅房中供佛祖,疲倦客人入梦香。
翻开诗篇叹时事,功名事业白发长。
【赏析】
这首诗写于重阳节,也就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诗人独自登上高处以寻求欢娱和慰藉。诗人在诗中提到了“重阳”,这个节日在中国有很悠久的历史,古人将这一天视为重阳之始。重阳又称为登高节、晒秋节,人们会在这一天登高远眺,以祈求健康和长寿。诗人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了对重阳节的重视,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和感受。
诗人在诗中写道“饱日山枫千树赤,绚秋岩菊一枝黄。”这里的“饱日”指的是阳光照射下的山枫,它们呈现出一片红色;而“绚秋”则是指秋天的菊花,其中一枝显得异常鲜艳。这两句诗描绘了秋季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诗人写到“幽禅出应耶城供,倦客来迎宴寝香。”这里提到的“幽禅”是指佛教中的静修或修行,它通常与寺庙有关。而“耶城”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名或地区。这里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寺庙中静心修禅的景象,同时提到疲倦的旅客被热情地迎接并安排住宿。这两句诗体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最后两句诗是:“闲读旧题嗟岁月,功名回首鬓毛苍。”这里,诗人回顾了自己的生活经历,感叹时光荏苒,已经无法再追求功名事业。同时,他也提到了自己已经变得老迈,两鬓白发。这是对人生的一种感慨和总结。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自然美景和个人情感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