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旬不见孙夫子,闻学神农阖户眠。
药物谅能收近效,精神应复类癯仙。
欲趋丈室求高论,恐费华池溉下田。
指日春风动花柳,也须乘兴慕斜川。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作者用简洁的文字表达了自己想要向孙夫子学习的心情。
首先来看第一句“累旬不见孙夫子,闻学神农阖户眠”。这里的“累旬”指的是连续十天以上,“孙夫子”可能指的是著名的学者或老师。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已经过了十天的时间,仍然没有见到孙夫子,只是听说他在学习神农氏的学问,然后就闭门静思,不问世事了。
第二句“药物谅能收近效,精神应复类癯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通过学习神农氏的药物知识,应该能够在短时间内看到明显的疗效;而通过学习神农氏的精神修养,也能达到像仙人一样的境界。这里的“药物”和“精神”都是学习的两个方面。
第三句“欲趋丈室求高论,恐费华池溉下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希望能够去拜访孙夫子,向他请教一些高深的道理,但是又担心这样做会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这里的“华池”可能是某个地方的名字,而“溉下田”则是指灌溉农田。整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虽然想去拜访孙夫子,但又担心这样做会耽误自己的工作(即灌溉田间)。
最后一句“指日春风动花柳,也须乘兴慕斜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春风的帮助,让花朵和柳树都开放起来,那么我也一定会乘着兴致去欣赏那些美丽的景色。这里的“东风”是春天的象征,而“斜川”则是一个地名。整句话是在期待春天的到来,并希望在春天的时候能够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
整体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孙夫子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要向孙夫子学习的愿望。通过对学习神农氏的学问和精神修养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同时,通过对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的描述,也展示了作者对学习过程中的坚持和执着。整首诗的语言简练明了,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