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宿望冠三吴,又见熙朝老大夫。
善政旧闻风偃草,清规今信浦还珠。
山川每应精神祷,禾稼全凭润泽苏。
可但邦人歌五裤,也知还客慰焦枯。
诗句逐句释义:
吴守祈雨有应:
- 【吴守】:指吴地的郡守,即地方行政长官。
- 【祈雨有应】:祈求降雨却得到了回应。
延陵宿望冠三吴:
- 【延陵】:古代地名,此处泛指江南地区。
- 【宿望】:长久以来的期望或名声。
- 【冠三吴】:形容在江南地区声望极高。
又见熙朝老大夫:
- 【熙朝】:指太平盛世的朝廷。
- 【老大夫】:年纪大但依然担任重要官职的大夫。
善政旧闻风偃草,清规今信浦还珠:
- 【善政】:好的政策。
- 【风偃草】:比喻良好的治理使得草木生长。
- 【清规】:清廉正直的规矩和行为。
- 【浦还珠】:比喻好的治理如同将珍珠还给河床一样,使水流恢复清澈。
山川每应精神祷,禾稼全凭润泽苏:
- 【精神祷】:用精神或情感去祈求神灵的保佑。
- 【润泽苏】:滋润土地使得庄稼得以生长。
可但邦人歌五裤,也知还客慰焦枯:
- 【可但】:只是、仅仅。
- 【邦人】:百姓。
- 【歌五裤】:歌颂五裤(一种古代服饰),可能指的是歌颂当地的服饰特色或是歌颂某种美德。
- 【慰焦枯】:安慰那些因旱灾而焦心失望的人们。
译文:
吴地的郡守在求雨时得到了回应,这在当地是久负盛名的声誉,如今他又是一位年事已高但仍坚守岗位的老大夫。他以前所施行的好政策让草木都能生长,现在他的行为也得到了人民的认同。山川自然都会响应他的祈祷,而稻谷的丰收也完全依赖于他的恩泽。我们只是百姓会歌颂他的服饰,但他的智慧和德行也能安抚那些因为干旱而焦心的客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一位吴地郡守的政绩与德行,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比喻,如“善政旧闻风偃草”中的“风偃草”象征着良好的治理;“清规今信浦还珠”则形象地描绘了太守的廉洁和公正。此外,诗中还通过对山川和农作物的描述,展现了太守政绩带来的积极影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赞颂之情又有期待之意,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贤能官员的赞美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