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步雩风咏晚春,肯教清镜受纤尘。
诗书渐与心为一,文字终惭笔有神。
弈局不争先后手,醉乡常值圣贤人。
得时花卉千千状,须倩能诗为写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曾步雩风咏晚春,肯教清镜受纤尘。
“曾步雩风咏晚春”,指的是诗人曾经在夏日的傍晚,沿着河边散步,享受着清风和温暖的阳光,同时吟咏着晚春的美好。这里的“雩风”是指夏日的微风,而“咏晚春”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珍惜。
“肯教清镜受纤尘”,则是诗人对自己心灵的感慨。他不愿意让世俗的尘埃沾染到自己的心灵,不愿意让自己的生活被琐碎的事情所困扰。这里的“清镜”象征着纯洁的心灵和明亮的思维,而“纤尘”则指代世间的纷扰和琐事。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出他对超脱尘世、保持内心清净的追求。
诗书渐与心为一,文字终惭笔有神。
“诗书渐与心为一”,指的是诗人在阅读诗歌和书籍的过程中,逐渐将这些作品的精神内涵与自己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这里强调了文学和思想的深度结合,以及个人情感与外部知识的融合。
“文字终惭笔有神”,则是诗人对自己写作能力的自谦。他认为自己的文笔虽然流畅,但仍然缺乏那种超越文字本身的力量,无法完全表达出文学作品的灵魂。这里的“笔有神”意味着诗人希望他的文笔能够更加生动有力,能够更好地传达出文学的魅力。
弈局不争先后手,醉乡常值圣贤人。
“弈局不争先后手”,指的是诗人在下棋时的态度。他认为下棋应该注重策略和布局,不应该过分追求先手或后手的优势,而是要以大局为重,寻找最佳的策略。
“醉乡常值圣贤人”,则是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悟。他认为在醉酒的时候,往往可以接触到那些圣贤般的人物,感受到他们的智慧和境界。这里的“醉乡”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而“圣贤人”则代表着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道德修养。
得时花卉千千状,须倩能诗为写真。
“得时花卉千千状”,指的是诗人欣赏到的美丽花朵,它们各有各的姿态和色彩,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这里的“千千状”形容花朵的繁多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
“须倩能诗为写真”,则是诗人对于如何表现这些美景的期待。他认为需要一位擅长诗歌的人来描绘出这些美丽的花卉,让人们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它们的美。这里的“写真”意味着要真实地记录下这些美景,让人们能够永远地留住这份美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高尚情操。诗人通过对诗书与心灵相结合的描述,表达了对知识和文化的热爱;通过书写与笔墨之间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自省;通过下棋与醉乡的比喻,揭示了生活中的哲理和智慧;最后,通过对花卉的描绘和对诗歌创作的期许,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艺术创作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充满了诗意和哲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优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