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念宣和国势孤,上公元宰导人谀。
妖氛已觉前星暗,皇泽宁论少海枯。
谁谓玉华传玉座,共知青琐伏青蒲。
谗言一发堪流涕,祸在同升有鄙夫。

诗句释义

1 追念宣和国势孤: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宣和年间(公元1119年至1125年)国家局势的回顾与感慨。

  • 宣和国势孤:宣和是北宋的第十位皇帝赵佶的年号,这个时期由于政治腐败、外患频繁等原因,国家形势极为不稳。”国势孤”意味着国家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1. 上元宰导人谀:上元是农历正月十五日,通常与元宵节相关联,也称为“上元节”,是一个庆祝的时刻。这里用“宰”指宰相或领导者,“人谀”则暗示了这些人为了讨好君主而过度谄媚的行为。
  • 人谀:这里的“谀”指的是谄媚,过度奉承的行为,反映了朝廷内部的腐败和不诚实。
  1. 妖氛已觉前星暗:前星暗是指天文现象中的彗星接近太阳或出现异常,象征着不详之兆。”妖氛”指的是不正常的政治氛围或社会风气。
  • 妖氛已觉:表明作者认为国家已经出现了危机或问题。
  1. 皇泽宁论少海枯:这句话使用了典故,其中“皇泽”、“少海”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人物或地点,“枯”表示凋零、衰败。
  • 皇泽宁论:可能是指有人试图为皇帝开脱或辩护。
  • 少海枯:象征国家的衰落或失去往日的荣光。
  1. 谁谓玉华传玉座:玉华可能是某个地名,玉座指帝王的宝座,这里用来比喻权力中心。
  • 谁谓:反问句式,表达疑问或惊讶。
  • 玉华传玉座:意指权力中心的稳定与否。
  1. 共知青琐伏青蒲:青琐可能指的是宫廷的门禁,青蒲可能指的是某种植物或标志。
  • 共知:共同知道或理解。
  • 青琐伏青蒲:形容宫廷内外都清楚皇帝所面临的困境。
  1. 谗言一发堪流涕:谗言指的是诽谤或谣言。”流涕”表示因为受到伤害而流泪。
  • 谗言一发:一旦谣言或诽谤散布开来。
  • 堪流涕:足以让人伤心落泪,强调了谣言的严重性和对个人的伤害程度。
  1. 祸在同升有鄙夫:同升可能指的是一起升迁或一起工作的人。这里指那些品行不端、自私自利的人。
  • 鄙夫:这里指品行不佳的人,”鄙”意为低俗、粗鲁。

    译文

    回想起那个宣和年间,国家形势十分孤立,皇上的上元节被宰辅们引导着走向了谄媚之道。前星星亮预示着不详之兆,皇上的恩泽却无法平息那少海的荒芜。谁曾想到,玉华之地会落入那些卑鄙小人手中?他们都知晓宫廷内外都在注视着我们。一旦谗言四起,我怎能不悲伤落泪?那些因同升官而嫉妒我的人,正是导致祸患的原因。

    赏析

    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于当时政治黑暗和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对宣和年间的国家局势的回顾,表达了对权力中心稳定性的担忧,以及对那些因私利而陷害他人的卑劣行为的愤怒和谴责。此外,诗歌中引用的典故如“妖氛已觉”“妖氛已觉前星暗”等,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使得诗歌具有更深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现实的一种警醒和批判,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众的深深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