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昔京都昼掩关,黑云黄雾塞人寰。
南城扫雪迎耶律,北道闻风拜禄山。
不为身谋心皎皎,已终臣事意闲闲。
何人得与高名并,千古常山谅可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所作的,诗中描绘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一、诗句释义与翻译
- “念昔京都昼掩关,黑云黄雾塞人寰。”
- “念昔”表示回顾过去的情景。
- “京都”指的是唐朝的首都长安(今西安)。
- “昼掩关”意味着长安在白天也紧闭城门,可能指战乱或政治动荡。
- “黑云黄雾”形容当时的阴霾天气,象征国家的混乱和社会的不安。
- “塞人寰”意味着国家被外敌包围,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 译文:回想往昔长安日日夜夜关闭城门,天空布满了黑云和黄雾。
- 关键词:长安(古都)、京都(首都)、昼掩关(白天关闭城门)、黑云黄雾(阴霾天气)。
- “南城扫雪迎耶律,北道闻风拜禄山。”
- “南城”可能是指南方某个城市,用来比喻某位有才能的人。
- “耶律”是古代契丹族的首领称号,这里用来借代一个有才能的人物。
- “北道”指的是北方地区,可能是在暗示北方的动荡不安。
- “闻风拜禄山”中的“禄山”是当时安禄山叛乱的代号,他后来成为叛乱的领导者之一。
- 译文:南方某城扫尽积雪迎接才华横溢的耶律,北方听到风声就纷纷拜倒于野心勃勃的禄山之下。
- 关键词:南城(城市)、耶律(契丹首领)、北道(北方地区)、扫雪(形容才子出众)、禄山(叛乱领导者)。
- “不为身谋心皎皎,已终臣事意闲闲。”
- “为”表示为了某种目的或目标。
- “心皎皎”形容心思纯净无暇。
- “己终臣事”意味着自己已经结束自己的臣子生涯,不再为他人服务。
- 译文:我不为自己谋求任何私利,心中纯洁无暇;我已经结束了我的臣子生涯,心情悠闲自在。
- 关键词:身谋(个人打算)、心皎皎(纯洁无瑕)、己终臣事(结束臣子生涯)。
- “何人得与高名并,千古常山谅可班。”
- “谁人”表示询问是谁。
- “高名”指崇高的名声。
- “千古”表示时间的长久性,强调其影响深远。
- “常山”可能是某人的别号或者别称。
- 译文:谁能与我共享这份崇高的名声?千秋万代我都将名列榜首。
- 关键词:何人(询问谁)、高名(崇高名声)、千古(时间长久)、常山(别号或别称)。
-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来反映唐朝末期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述手法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感慨。同时,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望,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民族未来的担忧。整首诗既有历史的真实感又有艺术的美感,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