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瞻犀柄动经旬,忽报巾车独辗春。
曾作天津歌酒伴,此间谁是识花人。
注释:不瞻犀柄动经旬,忽报巾车独辗春。曾作天津歌酒伴,此间谁是识花人。
译文:不去看那犀柄的玉杖,已经过了十多天,忽然有人来报告说,只有一个人骑着巾车在春天里独自行驶。曾经是天津的歌酒伴侣,这世间还有谁能够理解赏花的人?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春景时所作。诗中描绘了游春时的景色和心情。首句“不瞻犀柄动经旬”,用犀柄玉杖比喻游春时的情景。诗人不去看那犀柄的玉杖,已经过了十多天。“犀柄”指犀牛角制的玉柄。“玉杖”,即玉制的拐杖。这句的意思是诗人不去看那玉杖,已经是十几天了。“忽报巾车独辗春”,忽然有人来报说,只有一个人骑着巾车在春天里独自行驶。“巾车”,指车上有帷幔装饰的车,古代贵族出行用的车子。“独辗春”,意思是说只有一个人独自在春天里行驶。“曾作天津歌酒伴”,曾经是天津的歌酒伴侣。“天津”,地名。“歌酒”,即饮酒唱歌。这句的意思是说我曾经是天津的歌酒伴侣。“此间谁是识花人”,这世间还有谁能够理解赏花的人呢?“识花人”,懂得欣赏花草的人。这句的意思是说在这世间,还有谁能懂得欣赏花草的人呢?整首诗通过对游春情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