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闻人境寄陶庐,深约同游驾小车。
文举旧传樽有酒,冯欢宁叹食无鱼。
【解析】
此诗是诗人和友人同游时所作,共十绝。
第一首:
“一宿云峰寺”:在山中过夜。
“二到韩公庄”:两次到访韩公庄。
“三饭草衣岩”:在草衣岩吃饭。
“四泊东禅刹”:在东禅寺停船。
第二首:
“五六七八游碧玉泉”:六、七、八三次游览碧玉泉。
“九访杨秀才”:九次访问杨秀才。
第三首:
“久闻人境寄陶庐”,长久听说陶渊明的《归田园居》诗,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深约同游驾小车”,约定一起出游,乘坐小车,即马车。
“文举旧传樽有酒”,孔融曾说过他曾经有酒可饮,孔融字文举。
“冯欢宁叹食无鱼”,冯衍曾说他曾感叹没有鱼吃,冯衍字子敬。
【答案】
译文:
和叔夏十日游历山间,云峰寺、韩公庄、草衣岩、东禅寺等处都有题咏。
其一:久闻人境寄陶庐,深约同游驾小车。
其二:文举旧传樽有酒,冯欢宁叹食无鱼。
赏析:
这两首诗都是和叔夏同游时所作。第一首写与和叔夏同行,游览云峰寺、韩公庄、草衣岩、东禅寺等处。其中“云峰寺”为唐代著名古寺,位于今山西五台县西北台怀镇西南,因山顶常有云雾缭绕而得名。“韩公庄”为唐代名将韩擒虎的后裔所居之地,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北留村西。“草衣岩”为一处自然景观,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东禅刹”为东晋佛教高僧慧远所建的寺院,位于今山西五台县城东南15公里。这些景点在当时都颇有名气,因此作者也为之题咏了诗。
第二首写与朋友一起游玩时饮酒赋诗之事。“文举”指孔融,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曾作过北海相。据说他曾经有过酒量,而且经常能喝得大醉,所以人们称他孔大醉(或孔大口)。“冯欢”指冯衍,他是东汉时期的学者,官至尚书令,以才学闻名于世。据说他曾感慨没有鱼吃,所以自称冯鱼。这两首诗都是写和朋友一起游玩时的所见所感。
这两首诗都写游览胜地。从结构上看,两篇都是七言绝句,共十二句,每首四句,共十六句,每两句一韵,中间换韵。从章法上看,两首诗都是先叙事后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