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梅昨日尚盈盈,一夜溪桥风雨声。
不是微酸注香蒂,个中幽恨即难平。
【注释】
残梅:指未开全的梅花。昨天(昨日)还是盈盈的,现在(昨夜)却一夜风雨,枝头零落。
香蒂:指梅花的花蒂。
幽恨:深隐的哀伤。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自题其春日幽居的十首绝句中的第二首。诗中写梅花昨夜在雨中凋零,但诗人并未因此而忧伤;相反,诗人认为这是因为梅花“个中幽恨即难平”。此诗以梅花作比,表现了作者不屈于挫折、永不消沉的豪情壮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美好愿望。
第一句:“残梅昨日尚盈盈,一夜溪桥风雨声。”
译文:昨天的残梅还在枝头上盈盈地开放,一夜之间,它被溪桥上的风雨打落了。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的是一幅梅花盛开而又凋零的景象。“残梅昨日尚盈盈”,指的是诗人昨天看到的那些残梅,它们仍然在枝头绽放着,美丽而动人。然而,“一夜溪桥风雨声”则描绘了风雨交加的夜晚,这些残梅被雨水打落的情景。这里的“一夜”既指时间,也暗示了风雪的肆虐;“溪桥”则是指诗人居住的地方附近的一座小桥,它见证了梅花的盛衰。这两句话虽然看似矛盾,但实际上是相互映衬的。一方面,梅花的盛开代表着春天的到来,另一方面,它的凋零又预示着冬天的来临。这种对比使得诗句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意境美。
第二句:“不是微酸注香蒂,个中幽恨即难平。”
译文:不是由于酸涩才注香在花蒂上,而是由于内心的幽恨难以平复。
赏析:这两句诗进一步解释了梅花凋零的原因。诗人认为,梅花之所以会凋零,不是因为酸涩,也不是因为香气不足,而是因为它内心有着深深的幽恨。这里的“微酸注香蒂”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梅花花瓣上涂抹了一些香气,以此来表达自己对梅花的喜爱和敬意。而“个中幽恨即难平”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愁绪,他无法摆脱这些困扰自己的思绪。这种情感的流露使诗歌更具感染力,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和对生活的热爱态度。同时,它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和韵味,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产生共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