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簸精粗期适口,老夫脱粟艰难久。
它山木臼才百金,四市营求辄无有。
愿惟仁者试咄嗟,要使赤脚治胜㪷。
岂惟软饭慰无牙,亦冀糠粞及鸡狗。
【注释】
木硙:石臼。周尉:周代的官吏,此处泛指地方官。舂簸:舂和捣。精粗:谷物的粗细之分。期:希望。脱粟:粗粮。艰难久:生活艰辛。它山:他乡。木臼:木制磨盘。才百金:只有一百斤黄金。四市:四处集市。营求:谋求。辄无有:没有。愿惟仁者试咄嗟:希望你(仁者)能立即答应我一声。要使:希望。赤脚治胜㪷:赤脚的人也能治好疾病。㪷:病。岂惟软饭慰无牙:难道只是用柔软的食物来安慰牙齿不好的人吗?也冀糠粞及鸡狗:也希望糠秕、谷皮等能吃的东西,以及鸡狗之类的食物。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农民生活的诗。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描述自己对粮食的渴望,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与关注。诗中通过对不同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的描绘,反映出当时社会的贫富不均、阶级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存在。
首句“求木硙于周尉”,诗人向地方官员请求购买石臼。这里,“求”字表现出诗人对粮食的渴望,而“周尉”则代表着地方官府,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不均的状况。
第二句“舂簸精粗期适口”,描述了农民们辛苦劳作,希望能够得到足够的粮食来维持生活。这里的“舂簸”二字,生动地表现了农村劳动者辛勤劳动的场景。
第三句“老夫脱粟艰难久”,诗人自叹年老体衰,已经很久没有吃到好食物了。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第四句“它山木臼才百金”,诗人通过对比来突出自己的贫穷。这句话中的“它山”指的是其他地方的地主家,而“木臼”则是他们用来舂米的器具。这里,诗人强调了自己与地主家的悬殊差距。
第五句“四市营求辄无有”,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四处寻求时遭遇的困境。这里的“四市”指的是四处寻找市场的情况,而“营求”则表示追求粮食的过程。
第六句“愿惟仁者试咄嗟”,诗人恳求那些有仁德的人们能够立即答应他的要求。这里的“仁者”指的是那些有良知、有同情心的人。
最后一句“要使赤脚治胜㪷”,诗人希望那些赤脚的人也能够治好疾病,改善生活条件。这里的“㪷”是指疾病的困扰,而“赤脚治胜㪷”则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与关怀。
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心与同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不均、阶级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