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峰葱茜石林幽,给事题诗记胜游。
昨夜僧归钟鼓静,一声鹤唳海天秋。
诗句释义:
- 干山:干山是地名,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因山上多石而得名。
- 八峰:这里指干山有八个山峰。
- 葱茜(cuī xī):形容草木茂盛,色彩鲜绿。
- 石林幽:石林中林木葱茏,环境幽静。
- 给事题诗记胜游:给事是指古代的一种官职,这里的给事官在山中游览并赋诗。
- 昨夜僧归钟鼓静:昨夜指的是前一天夜晚,僧人们已经返回寺庙,因此寺庙中的钟鼓声也渐渐安静下来。
- 鹤唳:鹤鸣声,此处用来形容声音清脆悠扬。
- 海天秋:海与天相连,秋天的景色显得更加广阔和深远。
译文:
干山有八个山峰,它们的树木繁茂且颜色鲜绿。
石林中一片宁静,这是给事官游览时留下的美景。
昨夜僧人归来,寺庙中的钟鼓声逐渐安静。
一声鹤鸣划破宁静,让整个天地显得更加广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干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首句“八峰葱茜石林幽”开篇便点明了干山的特色,即山势险峻、峰峦连绵,植被丰富。接着,诗人通过“给事题诗记胜游”表达了自己对这一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在这片山水间游览所感受到的愉悦心情。
第二句“昨夜僧归钟鼓静”,则是转换到夜晚的情景,强调了夜晚的宁静与和谐。在这里,“昨夜”与“昨夜”重复使用,既增强了节奏感,又突出了时间的流逝。而“僧归”则意味着夜深人静,寺内的钟鼓声也随之消失,为接下来的描写创造了一个理想的背景。
第三句“一声鹤唳海天秋”,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这里的“一声鹤唳”不仅描绘了鹤鸣的声音,更通过这种自然之声来反衬出海天之间的辽阔景象。同时,“海天秋”也进一步烘托出了秋天的凄凉与壮阔,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为深邃。
这首诗通过对干山的景物进行细腻的描绘,以及对声音的巧妙运用,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山、那水、那声之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