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巍然起一峰,历山西畔隔湖东。
势侵云汉千寻直,影落烟村四面同。
龙窟正当螺髻顶,僧居端在画图中。
邦人不独资观赏,旱岁为霖更有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题安阳山翠微寺》。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 平地巍然起一峰,历山西畔隔湖东。
- “平地”指的是山下的平原地带。
- “巍然起”形容山峰高大而壮观。
- “一峰”指的是一座山峰。
- “历山”指的是位于山下的山。
- “西畔”指的是山的西边。
- “隔湖东”形容这座山峰与湖相隔很远。
- 势侵云汉千寻直,影落烟村四面同。
- “侵”和“落”都是动词,形容景色的延伸和渗透。
- “云汉”指的是天空。
- “千寻”指的是极高的山峰。
- “直”形容词,形容山峰挺拔。
- “影”指影子。
- “烟村”指的是雾气笼罩的小村庄。
- “四面同”形容山峰的影子覆盖了四周。
- 龙窟正当螺髻顶,僧居端在画图中。
- “龙窟”指的是山峰像龙一样的形状。
- “螺髻”是佛教中的吉祥象征,形状像螺旋。
- “正当”表明山峰正好位于某物之上或之中。
- “端在”表示位置明确。
- “画图中”比喻说山峰就像是一幅精美的画作中的一部分。
- 邦人不独资观赏,旱岁为霖更有功。
- “邦人”指的是当地的人们。
- “不惟”是副词,意思是不仅。
- “独资”通常指独自拥有,但在这里可能有别的意思,可能是指当地人民共同欣赏这座山峰。
- “观赏”指的是欣赏风景。
- “旱岁”指的是干旱的年份。
- “为霖”意味着降雨,有滋润大地的意思。
- “更有功”表示除了观赏之外,还有助于缓解旱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安阳山翠微寺的雄伟景象和它在当地人心中的重要位置。诗中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山峰的高耸入云、云雾缭绕的美景,以及对这座山峰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地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共同鉴赏和对自然灾害的积极应对。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表现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感相结合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