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灰不辞辱,箕踞未易诃。
仅免遭田甲,谁能让尉佗。
舆粮饯吾鬼,分灯遣诸魔。
酒中有真觉,一梦到无何。

宿太湖口二首

溺灰不辞辱,箕踞未易诃。

仅免遭田甲,谁能让尉佗。

舆粮饯吾鬼,分灯遣诸魔。

酒中有真觉,一梦到无何。

注释:

  1. 诗句释义:
  • 溺灰(qìn hé):把灰烬投入水中,表示放弃、不再追究。
  • 箕踞:古代的一种坐姿,两腿交叉放在地上,臀部坐在脚跟上,显得傲慢或不屑。
  • 田甲:古代传说中商朝的一个暴虐的官员,因其残忍而闻名。
  • 尉佗:战国时期的秦国将领,以勇猛和智谋著称。
  1. 译文:
  • 第一句:“我不在乎被辱骂,即使被人侮辱也不在意。”
  • 第二句:“仅仅是因为避免了与田甲的冲突。”
  • 第三句:“谁能让我屈服于尉佗呢?”
  • 第四句:“我把粮食送给鬼魂,用蜡烛驱散各种恶魔。”
  1. 赏析:
  • 此诗表达了诗人在面对逆境时的决心和态度。虽然遭受屈辱,但诗人选择了坚强地面对,没有轻易放弃。他通过智慧和勇气,成功避免了一场可能的悲剧。
  • 诗中的“箕踞”描绘了诗人傲然的姿态,显示出他的自信和决心。同时,“箕踞未易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超然理解,认为只要能够坚持正义,就无需惧怕他人的非议或是侮辱。
  • “仅免遭田甲,谁能让尉佗”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能力的自信,也暗示了他对敌人的强大实力。诗人坚信,只要坚守正义,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
  1. 鉴赏:
  • 此诗通过对“溺灰”、“箕踞”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这些意象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坚定意志,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 诗的末尾,“一梦到无何”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和豁达的人生态度。他认为生活中的挫折和痛苦都是暂时的,只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就能够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