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屋茨生草,崩崖蔓老藤。
布金无长者,持钵有残僧。
拨刺鱼跳釜,睢盱鼠瞰灯。
炎炎三伏暑,岑绝冷如冰。
京口普照寺
败屋茨生草,崩崖蔓老藤。
布金无长者,持钵有残僧。
拨刺鱼跳釜,睢盱鼠瞰灯。
炎炎三伏暑,岑绝冷如冰。
注释:
- 败屋茨生草:破旧的房屋上长满了野草。茨,草名。
- 崩崖蔓老藤:崩塌的山崖上长满了老藤。崩崖,崩塌的山崖。
- 布金无长者:这里指的是施舍金钱的人很少。布金,布施金钱。长者,指有钱有势的人。
- 持钵有残僧:拿着钵子(僧人用来盛食物的工具)的僧人都是残废的。持钵,拿着钵子。残僧,指身体残疾、生活艰难的僧人。
- 拨刺鱼跳釜:锅里的鱼被搅动而跳跃起来。拨刺,搅动的意思。跳釜,跳进沸腾的锅中。
- 睢盱鼠瞰灯:老鼠在窥视灯火。睢盱,睁大眼睛斜视的样子。鼠瞰灯,像老鼠一样偷看灯火。
- 炎炎三伏暑:炎热的夏季天气。炎炎,形容天气热得像火一样。
- 岑绝冷如冰:形容天气极其寒冷。岑绝,极远或极高的样子。冷如冰,像冰一样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寺庙景象和僧侣的生活状态。首句“败屋茨生草”用“败屋”来形容寺庙的破败,“茨生草”则形象地描绘了杂草的生长情况,表现出寺庙环境的荒凉。接下来,“崩崖蔓老藤”进一步描述了寺庙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岁月的痕迹。第二句“布金无长者,持钵有残僧”反映了施舍者的稀少和僧人生活的艰辛。最后两句“拨刺鱼跳釜,睢盱鼠瞰灯”则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夏日夜晚寺庙中的一幕幕景象,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有对人性弱点的讽刺。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寺庙、自然环境和人物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凄清冷寂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