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文昌省,人中翰墨仙。
尚书心似水,学士笔如椽。
视草金莲夜,哦诗锦瑟年。
玉楼方断手,又着紫鸾鞭。
天台太守端明吴公挽词三首(其三)
天上文昌省,人中翰墨仙。
尚书心似水,学士笔如椽。
视草金莲夜,哦诗锦瑟年。
玉楼方断手,又着紫鸾鞭。
【注释】
- 天上:此处比喻吴公在朝堂上的地位高,如同天上的文昌星一般重要。
- 人中:形容吴公文才出众,在文人当中独树一帜。
- 尚书:指吴公担任过尚书之职,象征其官职显赫。
- 心似水:比喻吴公心思纯净,像水一样清澈透明。
- 学士:指文学之士,这里特指才华横溢的吴公。
- 笔如椽:形容笔力雄健,如椽大笔,能够书写重大内容。
- 视草:古代官名,负责起草文书,这里用来形容吴公正事繁忙。
- 金莲:指夜晚灯火通明的场景,也用来代指夜晚的办公环境。
- 哦诗:吟咏诗歌,表达情感。
- 玉楼:指华丽的宫殿,暗示吴公曾经的荣耀和地位。
- 断手:比喻突然失去职位或权力。
- 紫鸾鞭:一种华丽的仪仗物品,常用以表彰官员的功绩。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孙觌所作,旨在悼念一位名叫端明吴公的天台太守。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诗人描绘了吴公在官场上的卓越才能与不幸命运的交织。全诗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对吴公生前事迹的回顾,表达了对逝者深深的怀念与哀悼。同时,诗中运用了许多富有象征意义的词语,如“水”、“椽”等,这些词汇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得整个诗句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体现了他对逝者的深情厚意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