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雄唐别驾,一乘汉题舆。
自笑儒冠误,谁能刺绣如。
彤襜方首路,画翣已随车。
怅望城南陌,哀歌泪满裾。
【注释】
六雄:指三国时代的吴国和西晋。唐别驾:唐代官名,为州刺史属官,掌佐理州事。汉题舆:古代帝王出行时所用的车。一乘汉题舆:指张文举曾任刺史,所以有“汉题舆”。儒冠误:指以学问自居的人。刺绣如:刺绣工巧,像刺绣一样细致入微。彤襜(chān)方首路:红色的车篷,方形的车头。画翣(shà):用彩色绘成装饰的车子上所附的扇子。已随车:已经跟随在车上。城南陌:指长安城南的大道。哀歌泪满裾:因悲伤而哭泣,泪水沾湿了衣襟。
【赏析】
张文举挽词,是一首吊古悼亡之辞。此词写唐宋两朝诗人对功名仕宦的向往与失落,抒发了他们功业未就、身遭不幸的哀伤之情。
“六雄唐别驾,一乘汉题舆。”起笔即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为全词定下基调。六雄指的是三国时的孙权、刘备、曹操、曹丕、司马昭、司马懿。唐别驾则是唐朝的官职,唐别驾一般负责处理地方上的行政事务。一乘汉题舆指的是张文举曾担任过唐朝的刺史,所以有“汉题舆”之称。
“自笑儒冠误,谁能刺绣如。”这是说自己虽然读书求知却未能得志,只能自嘲地感叹自己一生的坎坷和无奈。这里的“绣”字也暗指了张文举的才华。
“彤襜方首路,画翣已随车。”“彤襜”是指红色的车篷,“方首路”,指的是方形的车头;“画翣”是指用彩色绘成装饰的车子上所附的扇子。这些描写都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场景:张文举坐在华丽的马车上,他的红色车篷方方正正,车头也是方形的,车上还画有彩绘,随着车子的行驶而摇曳生姿。
“怅望城南陌,哀歌泪满裾。”这是全词的最后一句,意思是说张文举在城南的大街上徘徊,他悲痛欲绝,泪水浸透了他的衣裳。这里的“城南陌”指的是长安城南的大路,是当时长安城内最为繁华的地方。
整首词通过对张文举的描写展现了他生前的辉煌以及死后的凄凉,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