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孝繄慈母,遗忠有世臣。
挺身安国步,抗节犯戎尘。
锡壤开东鲁,持枢拱北辰。
宁须待彤笔,诏墨在丝纶。
【注释】
- 移孝繄慈母:指以孝道来报答慈母。
- 遗忠有世臣:指忠诚可以传给后代的大臣。
- 挺身安国步:指勇敢地为国家安定局面。
- 抗节犯戎尘:指在战争时期,能坚持气节,不屈从于外敌。
- 锡壤开东鲁:指把封地赐给了齐国故地。
- 持枢拱北辰:指执掌政权,辅佐天子。
- 宁须待彤笔:谓不需要等待皇帝亲自动笔。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揭暄所作。揭暄字仲光,号文山,又号东原老人,生于至元二十七年(一二80),卒于至正元年(一341)。他是元朝初年著名的学者,精通史学和《春秋》,曾担任过翰林学士等官职。他在诗作中常借古讽今,表达了自己对政治、社会、历史等问题的看法。
这首诗共三首。第一首写鲁太夫人的德行,第二首写鲁太夫人的功绩,第三首写她去世的情况及朝廷对她的追赠。每一首诗都紧扣主题,通过不同的方面来表现鲁太夫人的伟大形象。
全诗如下:
移孝繄慈母,遗忠有世臣。
挺身安国步,抗节犯戎尘。
锡壤开东鲁,持枢拱北辰。
宁须待彤笔,诏墨在丝纶。
译文如下:
孝顺母亲的人应当以她为榜样,忠诚耿直的臣子应该受到世代尊崇。
为了国家稳定,挺身而出,面对外敌毫不畏惧;在战争中,坚守节操,不畏艰险。
将封地赏赐给齐国故地,掌握政权,辅佐天子;不必等待皇帝亲自动手,诏书已由丝线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