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杖芒鞋稳称身,茸茸香草醉中茵。
举鞭叱驭何为者,始信王阳是可人。
竹杖芒鞋稳称身,茸茸香草醉中茵。
举鞭叱驭何为者,始信王阳是可人。
【注释】:
竹杖芒鞋:指以竹子为杖,以麻布裹脚的行旅装束。
称身:适合自己身体。
茸茸香草:指青草,多指茅草。
何为者:为何要这样。
王阳:指东汉王景(字子登),曾任庐江太守,因政绩卓著,后迁任尚书令。王阳为人谦和有礼,与同僚关系融洽。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游览曹山时。首句“竹杖芒鞋稳称身”写出了诗人的游历之乐,竹杖芒鞋即以竹子为杖,以麻布裹脚的行旅装束,既轻快又方便。“稳称身”三字说明这竹杖芒鞋正好适合自己,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及随性而行的生活态度。
第二句“茸茸香草醉中茵”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田园景象,诗人在醉眼朦胧中看到一丛丛翠绿的草地,仿佛是铺上了一层柔软的地毯。这里“醉中茵”形容诗人被大自然的美丽所陶醉,如同置身梦中。
接下来“举鞭叱驭何为者,始信王阳是可人”两句,诗人转而感叹为何如此悠闲自得地欣赏美景,而忽略了世间的纷扰。他想起了东汉时期的王景,一个以谦和有礼著称的官员,曾任职庐江太守,因政绩卓著而被迁任尚书令。王景为人谦和有礼,与同僚关系融洽,深受人们的尊敬。
最后一句“始信王阳是可人”表明,通过学习王景的行为举止,作者开始相信那些看似平凡的人也能成为值得尊敬的君子。这表达了诗人对谦逊有礼、和谐相处的美好品质的向往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借鉴,传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