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红槿帽,欲挽春风回。
不用宝刀截,试看羯鼓催。
玉树日日新,金莲步步开。
仍须觅春草,随人处处来。

《题杨令藏春坞三首》是宋代诗人孙觌创作的一组诗。下面将逐句进行释义:

  1. 诗句原文
    汝阳红槿帽,欲挽春风回。
    不用宝刀截,试看羯鼓催。
    玉树日日新,金莲步步开。
    仍须觅春草,随人处处来。

  2. 诗意解读

  • 汝阳红槿帽,欲挽春风回。:这里的“汝阳红槿”可能指的是一种花卉或者是一种特定的植物名称,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的气息。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想要抓住春天的希望和愿望。
  • 不用宝刀截,试看羯鼓催。:这里“宝刀”可能指的是锋利的武器或利器,而“羯鼓”则是一种古代乐器的名称,常用于演奏激昂的音乐以激励人们。诗人在这里用“不用宝刀截”,暗示了不需要强硬手段,而是通过音乐和艺术的力量来唤醒人们心中的春天。
  • 玉树日日新,金莲步步开。:这里的“玉树”通常用来形容树木高大挺拔,而“金莲”则指代美丽的莲花。诗人用这两个形象生动的词汇,描绘了一幅春天中万物更新、生长繁荣的景象。
  • 仍须觅春草,随人处处来。:这里的“春草”可能指的是春天里新生的草本植物,它们无处不在,随着人们的步伐四处生长。诗人借此表达了春天生命力无处不在的主题,同时也传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1. 译文
  • 汝阳县的红色花朵像一顶花帽,想要挽回春风的回归。
  • 无需使用锋利的武器来切割,只需看看那些欢快的羯鼓如何驱散寒冬。
  • 如同玉树一样不断成长,又如步步开放的金莲般美丽。
  • 仍然需要寻找春日的绿草,跟随人们的脚步到处生长。
  1. 赏析
  • 此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富有节奏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诗人通过对汝阳红槿的描述引出对春天的渴望,并通过“欲挽春风回”表达了对自然复苏的期待。同时,“不用宝刀截”与“试看羯鼓催”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暗示了春风的不可阻挡和春天到来的自然力量。
  • 在语言上,此诗采用了典型的宋诗风格,简洁而又富有层次,既有宏大的画面感,也有细腻的情感表达。特别是“玉树日日新,金莲步步开”这两句,通过对比“玉树”与“金莲”的生长状态,既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暗合了人生的美好与希望。
  • 此诗整体上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大自然力量的赞美,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对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

《题杨令藏春坞三首》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刻哲理和人文情感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不仅是对春天的一次赞美,更是对所有追求美好事物的人的一次鼓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