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慎莫学为儒,令君甑釜生虫鱼。
啼饥号寒祇四壁,拄腹撑肠谩五车。
邓侯种德如种木,千金买书书满屋。
缥缈玉京十二楼,纵横牙签三万轴。
鄱阳太守笔如椽,雄文大字青瑶镌。
千载风流追岘首,名字永与羊公传。
解析:
第一部分:“劝君慎莫学为儒”
- 关键词: 儒学、儒生、学问
- 注释: 这里表达了对学习儒学的警告。儒家学问在古代被认为可以带来社会地位,但同时也可能成为束缚思想的枷锁。
-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一种现实主义的观点,即追求学问的同时也要警惕其中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二部分:“令君甑釜生虫鱼”
- 关键词: 甑(zènɡ)、釜(fǔ)、虫子、鱼
- 注释: 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因过度追求学问而造成的物质浪费和社会资源的不恰当使用,导致经济困难和生活困苦。
- 赏析: 通过生动的比喻,诗人强调了学问与实际生活的脱节,以及由此产生的负面后果。
第三部分:“啼饥号寒祇四壁”
- 关键词: 啼饥号寒、四壁
- 注释: 描述了贫穷无依的生活状态,四周环境简陋,只有饥饿和寒冷。
- 赏析: 这个场景加深了前面的讽刺意味,进一步突显了知识追求与现实生活的反差。
第四部分:“拄腹撑肠谩五车”
- 关键词: 拄腹、撑肠、五车
- 注释: 形容学问渊博到极点,但这种渊博却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反而增加了负担。
- 赏析: 这句话体现了对盲目追求学问的批判,指出了学问的实用性问题。
第五部分:“邓侯种德如种木”
- 关键词: 邓侯、种德、种木
- 注释: 以邓侯为例,说明种植道德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
- 赏析: 这句话强调了道德修养的价值,认为德行的种植比知识的积累更为重要。
第六部分:“千金买书书满屋”
- 关键词: 千金、买书、满屋
- 注释: 用“千金”来形容购买书籍的代价,强调学问的价值。
- 赏析: 这句诗展示了书籍对于个人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书籍的重视程度。
第七部分:“缥缈玉京十二楼”
- 关键词: 玉京、十二楼
- 注释: 用玉京十二楼来比喻学问的崇高地位。
- 赏析: 这里的“十二楼”象征着学问的高远和神圣,反映了人们对学问的敬畏之情。
第八部分:“纵横牙签三万轴”
- 关键词: 纵横、牙签、轴
- 注释: 描述了收藏书籍之多,暗示了学识之广博。
- 赏析: 通过对比“三万轴”,突出了学问的丰富性和广泛性。
第九部分:“鄱阳太守笔如椽”
- 关键词: 鄱阳、太守、笔如椽
- 注释: 以鄱阳太守之笔比作椽子一般粗壮,形容其文笔有力。
- 赏析: 此句赞扬了地方官员的文采,也反映了当时文化繁荣的社会风貌。
第十部分:“雄文大字青瑶镌”
- 关键词: 雄文、大字、青瑶镌
- 注释: 描述了文字的力量和美感,以及书写材料的质量。
- 赏析: 这句话赞美了文学作品的壮丽和高雅,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书法艺术的珍视。
第十一部分:“千载风流追岘首”
- 关键词: 风流、岘首
- 注释: 指代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如陶潜等。诗人在这里提到历史人物,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文学追求与古人相媲美。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文学成就的高度认可,同时也展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借鉴。
第十二部分:“名字永与羊公传”
- 关键词: 名字、羊公
- 注释: 羊公是东汉名士,此处用以自比,表示自己的名字将与羊公一样流传千古。
- 赏析: 这句话既是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我肯定,也是对后世的一种期待与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