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堞平来堑拥沙,绿芜阙处见人家。
山河旧影藏秋月,关塞新声起暮笳。
玉蕊已为亭下草,蒺藜不是眼中花。
当年凤舸经行地,枯柳无枝寄宿鸦。
【注释】
雉堞:城上瞭望敌情的矮墙。
堑拥:护城河环绕。
绿芜:青草。阙处:宫殿所在的地方。
山河旧影藏秋月,关塞新声起暮笳:山河之影隐在秋月里,关塞之声兴起于傍晚的长笛。
玉蕊:白色的茉莉花。
蒺藜:带刺的植物。
凤舸:大船。行地:行走的路线。
枯柳无枝寄宿鸦:枯柳没有枝条可以栖息乌鸦。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扬州作客时所写。
首联“雉堞平来堑拥沙,绿芜阙处见人家。”写的是在古扬州城墙之上,护城河环绕,护城河之外,绿草萋萋,而宫殿所在地却荒凉一片。这既点出了时间背景,又暗示了历史沧桑,也暗寓着词人自己漂泊异乡、身世飘零的感慨。此诗以“绿芜”和“阙处”为线索,勾勒出了一个荒废的古都景象。
颔联“山河旧影藏秋月,关塞新声起暮笳。”写的是在这古迹遗址之中,残存的山河旧影被秋月遮蔽,而新的边塞号角声却在暮色中响起。这两句既是对景物的描绘,又是诗人感情上的抒写。“山河旧影”,即指昔日扬州的繁荣景象;“关塞新声”,则是指今日的边塞号角,这里暗寓着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词人对国事的忧虑。
颈联“玉蕊已为亭下草,蒺藜不是眼中花。”写的是曾经美丽的玉蕊花,现在却成了杂草中的一棵,而原本美丽的蒺藜花,也变成了眼里的荆棘。这两句既是对自然景物的真实反映,又是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讽刺。词人在这里运用反义并列的手法,将美好的事物与丑陋的事物并置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
尾联“当年凤舸经行地,枯柳无枝寄宿鸦。”写的是曾经热闹非凡的扬州古城,如今却是无人问津的荒废之地。这两句既是对过去扬州繁华情景的回忆,又是对现状的深刻感慨。词人用“无枝”来形容枯柳,既写出了其衰败之态,又暗示了当时社会政治的衰败。同时,词人还通过燕子无法找到栖息之所来表现了社会的混乱不安。
全诗通过描绘古扬州的景象,抒发了词人对国事、家事的忧虑和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