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下楩楠秋复春,当年觞咏悉名臣。
旧游已去成陈迹,佳句还如见古人。
【注释】
题:写。
岩下:岩穴之下。
楩楠:即楠木,古代一种贵重的木材。
春:春天。
觞咏:泛指宴饮赋诗之事。
悉名臣:都曾做过大臣。
旧游:过去游览过的景致。
陈迹:过去的遗迹。
佳句:好的诗句。
古人:前人、古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古怀人的七绝,诗人借题南龛寺之景,表达了对过去文人雅士的追忆和赞美之情,抒发了对古人才情的敬仰和感慨时光流逝的情怀。全诗意境深远,含蓄蕴藉,富有哲理性。
第一联“岩下楩楠秋复春,当年觞咏悉名臣。”描绘了南龛寺岩下的楠木在春秋两季的变化,以及当年文人雅士在这里饮酒赋诗的情景。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南龛寺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氛围,同时也通过酒会、诗歌等文化元素,表达了对古人才情的赞颂。
第二联“旧游已去成陈迹,佳句还如见古人。”则是诗人对过去文人雅士的追忆和感慨。这里,诗人用“陈迹”一词来形容过去的美好回忆已经消逝,成为了历史的痕迹。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失落或遗憾,而是认为这些美好的记忆仍然能够被现代人所感知和欣赏,就像那些优秀的诗句一样,依然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
整首诗以咏叹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古人才情的敬仰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