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万欣有托,我兴渺无依。
轲雄去则久,道论何其衰。
味薄成抱恶,时趋化心低。
岂谓杳莽中,有子相嬉嬉。
君乃柏下苓,我乃松间丝。
河关两值遇,绸缪竟天姿。
直我我即敬,晓我我自思。
如何万里舟,忽去不可维。
频变觉情易,人远中自移。
持杯动孤影,秋风又凄其。
去日悬几许,重来傍衰迟。
浑浑皓首交,愿言固来兹。

【注释】

1.校理:官名。唐、宋时置,掌校勘典籍。

2.梁同年:即与梁生是同年进士的朋友。

3.彭门:地名。在今江苏徐州市。

4.轲雄:指战国时著名的刺客聂政,以壮烈著称。

5.味薄成抱恶:意谓人生如味薄之物,其结果必致怀有不良之心。

6.杳莽中:指渺茫的远方。

7.柏下苓:柏树下面的小石子,这里比喻梁生。

8.河关两值遇:黄河关口两地分别遇见。

9.绸缪:绸缪之思,即相互思念之意。

10.直我我即敬:直率地对待你,就自然对你充满敬意。

11.晓我我自思:理解我的意思,我自然会思考。

12.如何万里舟,忽去不可维:你突然离去,使我无法挽留。

13.频变觉情易:频繁变化,使感情也随之改变。

14.人远中自移:人在远处,心中也随着移动而感到悲伤。

15.持杯动孤影,秋风又凄其:举起酒杯,对着孤独的影子,秋风又让我感到凄凉。

16.去日悬几许:昨天悬挂着多少日子。

17.重来傍衰迟:重新回来,又衰老迟缓了。

18.浑浑皓首交:茫茫的白发交加的人。

19.愿言固来兹:希望这些话能永远铭记在心。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秋,诗人送友人梁同年赴彭门任县令。此诗表达了作者对梁生离别时的感伤和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他将来为官的期冀和祝愿。

第一联:“众万欣有托,我兴渺无依。”意思是说大家都很高兴有人可以依靠,而我却没有可以依托的地方,抒发了诗人的失意之感。

第二联:“轲雄去则久,道论何其衰。”意思是说英雄豪杰离去太久了,道德学说却因此而衰落。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沦丧的感叹。

第三联:“味薄成抱恶,时趋化心低。”意思是说人生如味薄之物,如果缺乏内涵,就会怀有不良之心,时代风气会逐渐降低人们的道德标准。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风气的担忧。

第四联:“岂谓杳莽中,有子相嬉嬉。”意思是说我难道没有想过在这渺无人烟的远方有一个人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第五联:“君乃柏下苓,我乃松间丝。”意思是说你是柏树下面的小石子,我是松树间的细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赞美之情。

第六联:“河关两值遇,绸缪竟天姿。”意思是说在黄河关口两次遇到你,我们互相思念之情就像天长地久一般。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第七联:“直我我即敬,晓我我自思。”意思是说你直率地对待我,我自然会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理解和尊重。

第八联:“如何万里舟,忽去不可维。”“如何”二字,既是叹惋之词,也是无奈之语。“万里”二字,写尽了离愁之苦。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之情。

第九联:“频变觉情易,人远中自移。”意思是说频繁的变化让人的感情也随之改变,人在远方也会因为思念而感到悲伤。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思念之情。

第十联:“持杯动孤影,秋风又凄其。”意思是说举起酒杯对着孤独的自己,秋风又让我感到凄凉。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的感受。

第十一联:“去日悬几许,重来傍衰迟。”意思是说昨天悬挂着多少日子啊!重来的时候,我又衰老迟缓了。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第十二联:“浑浑皓首交,愿言固来兹。”“浑浑”两句,用“浑浑”、“皓首”写出了岁月的痕迹,表达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感。“愿言”两句则是对友人的祝福,希望他能够牢记这段友情,不忘旧谊。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