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渊西土,惟天之府。
昔际大吏,以貙以虎。
不宽如之何,民亦仇止。
不俭如之何,人亦悴止。
有羡其输,有丰其橐。
左公右卿,则觊我得。
厥佐联联,乃翼乃前。
嗟我君子,则噤不言。
戾极而倾,疾用不宁。
既殛既锄,伊我皇明。
皇曰西土,惟我有痌。
其守自今,惟宽俭是庸。
格其难顽,慰其颦呻。
皇言载恩,侯心载仁。
孰是远斯,而不率驯。
瞻彼江梁,我民我阜。
惟皇之德,惟侯之守。
敢耻于词,以诏不朽。
【注释】
天府:指周文王,他在西土(今四川一带)治理国家。渊渊:形容周文王治下的西土国泰民安、富饶繁荣的景象。惟天之府:是说西土就像天上的仓库一样富足。貙:指猛兽。虎:指猛禽。不宽如之何:百姓生活很困苦。仇止:恨得要打官司。不俭如之何:百姓生活也很贫困。人亦悴止:人们也愁眉苦脸。羡其输:羡慕他的财物收入。有丰其橐:有的人富有到连皮袋都装不满了。左公右卿:指朝廷中的重臣。觊我得:他们觊觎我的权力地位。厥佐联联:辅佐我的官员接连不断地来。乃翼乃前:他们为我奔走效力。嗟我君子:叹息我这样的仁君。则噤不言:只能沉默不语。戾极而倾:因为暴政到了极点而导致倾覆。疾用不宁:人民因此而不得安宁。既殛既锄:被诛杀和被清除。伊我皇明:这是君王的清明政治。皇曰西土:天子说西土是我的天下。惟我有痌:只有我是人民的救星。其守自今:从今以后,我要承担起这个责任。惟宽俭是庸:只要能够宽厚节俭就是好的治国之道。格其难顽:解决那些难以驯服的人。慰其颦呻:让他们安心地生活。皇言载恩:天子的话充满恩情。侯心载仁:诸侯的心充满仁慈。孰是远斯,而不率驯:谁能比得上远方的人呢?如果不服从命令就驯服,不听话就顺从。江梁:指长江上桥梁。我民我阜:让民众安居乐业是我的愿望。惟皇之德:只有君王的德行才能如此。惟侯之守:只有侯王的治理才能如此。敢耻于词:不敢以言语玷污自己的名声。以诏不朽:希望后人能够记住。
【赏析】
《蜀道难》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当时李白在长安任翰林供奉。他目睹朝政腐败,权贵专横,因而写下这首诗。全诗运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丰富的艺术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将蜀道之难写得惊心动魄,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统治者的不满情绪。
首联写蜀道之险恶。“西土”,指今四川一带;“渊渊”,形容水势浩大,水流湍急。“唯天之府”是说像天那样的广袤无垠的沃土。“昔际大吏”四句写官吏贪婪残暴,搜刮民财,致使民怨沸腾,民不聊生。“不宽如之何,民亦仇止”是说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却又无力反抗,只好怀恨在心。
中间四句写百姓因官吏的暴政而贫困憔悴。“有羡其输”二句写一些富户见官府搜刮民财,便纷纷囤积居奇,以致物价飞涨,贫民们买不起生活必需品,只得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日益消瘦下去,却无可奈何。“左公右卿”二句写那些大臣们为了讨好皇上,争先恐后地来献媚邀宠。“厥佐联联”二句写他们纷纷前来奔命效忠,为的是巴结上司,谋求官职。“嗟我君子”二句写这些当官的只知缄默不语,不敢直言进谏,真是令人叹息。“戾极而倾”二句是说暴政一旦发展到极点,就会导致国家的倾覆,人民不能安宁。
后四句写诗人自己的处境,“既殛既锄”二句是说现在自己已被罢官,被清除出了朝廷,但心中却仍存报国的志向。“皇曰西土”二句写皇帝称赞自己治理西部疆土有功,并希望他继续担当起这份重任。“惟宽俭是庸”二句是说只要能够宽厚节俭,就能治理好国家。“格其难顽”二句是说只要能够解决那些难以驯服的人,安抚住他们的人心,就可以使他们安心生活。“皇言载恩”二句意思是说天子的话充满恩情,诸侯的心也会充满仁慈。“孰是远斯,而不率驯”二句意思是说谁能比得上远方的人呢?如果不服从命令就驯服,不听话就顺从。“江梁”二句是说希望民众安居乐业,过上太平的日子,这是自己最大的愿望。“惟皇之德”二句意思是说只有君王的德行才能如此,只有侯王的治理才能如此。“敢耻于词”二句意思是说不敢以言语玷污自己的名声,希望后人能够记住。
全诗采用七言古诗的形式,语言豪放,气势磅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民间典故,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