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正坐不知天,岂有豨苓解引年。
但觉转喉都是讳,就令摇尾有谁怜。
腰金已付儿曹佩,心印还当我辈传。
他日乘车来问道,苇间相顾共攀缘。

次勾景山见寄韵

此生正坐不知天,岂有豨苓解引年。

但觉转喉都是讳,就令摇尾有谁怜。

腰金已付儿曹佩,心印还当我辈传。

他日乘车来问道,苇间相顾共攀缘。

注释:

  1. 此生正坐不知天:此生,这里指我。正坐,正好坐着。不知天,不知道天地的奥秘。
  2. 岂有豨苓解引年:豨苓,即猪苓,一种药材。解引年,能够解除衰老的困扰。
  3. 但觉转喉都是讳(hài):只感到喉咙转动时都有忌讳,不敢大声说话。
  4. 就令摇尾有谁怜(lián):即使是摇头摆尾也无人同情、关心。
  5. 腰金已付儿曹佩:腰金,古代人佩戴在腰间的玉饰或金银首饰,用来象征富贵和地位。儿曹,年轻一代。
  6. 心印还当我辈传(yìn):心印,内心的信念或思想。当,应当。辈,一代。
  7. 他日乘车来问道:他日,指未来的日子。乘车,乘坐车辆。来问,来询问。道,指道理或方法。
  8. 苇间相顾共攀缘:苇间,芦苇丛中。相顾,相互看着。共攀缘,共同攀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猪苓的特性,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岁月的感慨。首句“此生正坐不知天”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命的迷茫和困惑。接下来的句子进一步描绘了猪苓的特性,如“岂有豨苓解引年”、“但觉转喉都是讳”等,都表现了猪苓能够解除衰老带来的困扰的特性。
    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满足。反而感到自己虽然拥有富贵和地位,但是却无法真正享受这些物质财富所带来的好处。这种对比使得诗人更加感叹人生的无常和虚幻。
    最后两句“腰金已付儿曹佩、心印还当我辈传”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和岁月的看法。他认为自己的财富已经交给了自己的子孙,而自己内心的信仰却应该传给下一代的人。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以咏物为主,通过对猪苓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岁月的感慨。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价值的思考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