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军坐厅事,据案嚼齿牙。引囚到庭下,囚口争喧哗。
参军气益振,声厉语更忉。“自古官中财,一一民膏血。
为吏掌管钥,反窃以自私。人不汝谁何,如摘颔下髭。
事老恶自彰,证佐日月明。推穷见毛脉,那可口舌争。”
有囚奋然出,请与参军辨。“参军心如眼,有睫不自见。
参军在场屋,薄薄有声称。只今作参军,几时得骞腾。
无功食国禄,去窃能几何。上官乃容隐,曾不加谴诃。
囚今信有罪,参军宜揣分。等是为贫计,何苦独相困。”
参军噤无语,反顾吏卒嗟。包裹琴与书,明日吾归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讯囚》。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译文

参军坐在厅堂里,拿着案板咬着牙。引囚犯到庭下,囚犯口口声声争辩。
参军更加振奋,声厉语更切。“自古官中财,一一民膏血。
为吏掌管钥,反窃以自私。人不汝谁何,如摘颔下髭。
事老恶自彰,证佐日月明。推穷见毛脉,那可口舌争。”
有囚犯奋然而出,请求与参军辩论。“参军心如眼,有睫不自见。
参军在场屋,薄薄有声称。只今作参军,几时得骞腾。
无功食国禄,去窃能几何。上官乃容隐,曾不加谴诃。
囚今信有罪,参军宜揣分。等是为贫计,何苦独相困。”
参军沉默无语,反而回头看着衙卒叹息。包裹着琴和书,明天我就回家休息了。

注释

  1. 讯囚:审讯囚犯。
  2. 参军:古代官职,相当于现代的秘书或行政官员。
  3. 坐厅事:坐在厅堂里办公。
  4. 据案嚼齿牙:手里拿着案板咬着牙齿(形容愤怒的样子)。
  5. 引囚到庭下:引导囚犯到庭院下面,即在庭院中审问。
  6. 囚口争喧哗:囚犯们纷纷争辩、喧闹。
  7. 气益振:更加激动。
  8. 官中财:指官府中的财物。
  9. 一一民膏血:每一滴都是百姓的血汗。
  10. 为吏掌管钥:作为官吏掌管钥匙。
  11. 反窃以自私:反而私自占有。
  12. 不汝谁何:不要怪罪于你。
  13. 如摘颔下髭:就像摘下颔下胡须一样。比喻轻易地处理事情。
  14. 事老恶自彰:因为年老而行为丑恶暴露无遗。
  15. 证佐日月明:像证物一样,证据确凿。
  16. 推穷见毛脉:追查到底,看到毛发和血脉。
  17. 何苦独相困:何必要独自受困呢?表示不应该受到冤屈。
  18. 反顾吏卒嗟:回头看看衙卒们叹息。
  19. 包裹琴与书:把琴和书都包裹起来,准备带走。
  20. 归休:回家休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在面对囚犯审问时的情境。诗的开头通过描述参军的行为,展现了他的愤怒和坚定。接下来,他审问囚犯,并指责他们贪污受贿。囚犯们则辩解说无罪,但参军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指控。最后,参军选择离去,留下被审问的囚犯面面相觑,无人敢反驳。整首诗通过对话和场景的描写,展现了官场的黑暗和腐败,以及官员的无情和贪婪。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不满和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