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才过人其倍十,词艺即今谁跂及。
万卷收藏富编集,诗人阃域称优入。
西州书生学穿执,朅来东游为丝粒。
十分折腰敢长揖,欲吐壮怀还自吸。
朋从调笑斗捷给,狂言偶发难收拾。
语意俳谐韵牵絷,不敢献公公密缉。
报章大是鲛人泣,一一珠玑落圆湿。
自惭思竭如空笈,口吻悲吟知窘急。

【注释】:

  1. 公才过人其倍十:指苏君的文才超过常人,他的才华是普通人的十倍。
  2. 词艺即今谁跂及:在当代谁能比得上他的词艺。即今,就是现在。跂,望。
  3. 万卷收藏富编集:指他藏书丰富,有很多书籍。
  4. 诗人阃域称优入:在诗坛上,他的造诣优秀,名声很大。阃域,指诗坛。
  5. 西州书生学穿执:指他是西州的一个书生,学习了穿针引线的技巧。穿执,指穿针引线的技术。
  6. 朅来东游为丝粒:突然来到东方游玩,只是为了生活。朅,同“遽”,突然。
  7. 十分折腰敢长揖:形容非常谦逊地向他行拱手礼。
  8. 欲吐壮怀还自吸:想要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
  9. 朋从调笑斗捷给:与朋友们相互戏谑,斗智取巧。
  10. 狂言偶发难收拾:偶尔说一些狂妄的话,让人难以收场。
  11. 语意俳谐韵牵絷:语言风趣诙谐,但有牵强之处。
  12. 不敢献公公密缉:不敢向公进献自己的作品,害怕被认为过于谄媚。
  13. 报章大是鲛人泣:报纸报道中,有很多人因为文章而哭泣。
  14. 一一珠玑落圆湿:每一篇文章都像珍珠一样珍贵,落到了地上,湿润了大地。
  15. 自惭思竭如空笈:自己感到很惭愧,因为没有东西可以献给公。
  16. 口吻悲吟知窘急:用悲伤的语气吟诗,知道处境艰难。
    【赏析】:
    这是苏洵对友人苏通判苏君俞见和之作的酬答之作。苏君俞是苏洵的儿子,也是苏洵的朋友。苏通判曾作《送别子瞻赴商州》一诗给苏轼,苏洵看后很赞赏,便写了这首酬答诗。
    苏洵先称赞苏通判的文才超过常人,他的才华是普通人的十倍。然后说他的词艺在当代没有人能比得上他的。接着又称赞苏通判的藏书非常丰富,有很多书籍。最后又称赞他在诗坛上的造诣优秀,名声很大。
    苏通判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所以苏洵也对他充满了敬佩之情。他称赞苏通判的才艺、学问和成就,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想法,没有掺杂任何虚假的成分。
    苏通判是一位很有才华的人,所以在苏洵看来,他的文章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推崇。苏洵对他的文章表示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他的才华超过了一般人十倍,而且他的文章在当时无人可及。
    苏通判是一个很谦虚的人,所以他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并没有把自己的优点放在首位,而是把别人的优点放在了首位。他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书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只是在读书方面有一些特长而已。
    苏通判是一个很善于观察的人,所以他能够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给予赞赏。苏洵称赞苏通判的才艺和学识都很优秀,这都是因为他善于观察的结果。
    苏通判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所以能够在文章中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他的语言风趣诙谐,但又不失庄重典雅,使得整首诗既有趣味性又有文学性。
    苏通判是一个很有感情的人,所以他能够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他的文章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情感的流露和思想的交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