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秋能好,连宵月迥明。
百年今夕话,万里去年情。
水满天相荡,山空人独行。
蝉声发奇思,携酒未须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秋夜独坐》。全诗如下:
十七夜如山庵
一雨秋能好,连宵月迥明。
百年今夕话,万里去年情。
水满天相荡,山空人独行。
蝉声发奇思,携酒未须倾。
解析:
第一句:“一雨秋能好”
- 译文: 一场秋雨让秋天变得美好。
- 注释: “秋能好”表示秋季的雨水给秋天带来了好的变化。
第二句:“连宵月迥明”
- 译文: 整晚的月光格外明亮。
- 注释: “连宵”指整个夜晚,“月迥明”说明月亮特别亮。
第三句:“百年今夕话”
- 译文: 在这个美好的夜晚我们共话百年。
- 注释: “今夕”指今天晚上,“百年”表示很长时间,“话”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谈论、交流。
第四句:“万里去年情”
- 译文: 尽管距离遥远,我们仍然怀有去年的情谊。
- 注释: “万里”表示很远的距离,“去年情”指过去的友情或情感。
第五句:“水满天相荡”
- 译文: 水面与天空相互映照,形成美丽的画面。
- 注释: “水天相荡”描绘了水与天之间的互动,可能是水面波光与天空的倒影相互辉映的景象。
第六句:“山空人独行”
- 译文: 山上空旷无人,我独自行走。
- 注释: “山空”意味着山上没有人或动物,而“人独行”表明一个人在山上行走。
第七句:“蝉声发奇思”
- 译文: 听着蝉鸣引发了奇特的想象。
- 注释: “蝉声”指的是夏天树上的蝉鸣声,“奇思”指由蝉鸣引发的奇怪或者独特的思考。
第八句:“携酒未须倾”
- 译文: 带着酒还未到喝的时候呢。
- 注释: “携酒”指的是携带酒,“未须倾”表示还没有准备好要喝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独坐”为题,通过描绘秋夜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的“秋能好”、“月迥明”、“水天相荡”、“山空人独行”等词语,都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秋夜的美丽景色,而诗人的内心世界则通过“百年今夕话”、“万里去年情”、“水天相荡”、“山空人独行”、“蝉声发奇思”等句子,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孤独感的抒发。整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