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交贤子,逢人重此翁。
一门传义概,奕世积阴功。
丘壑身无恨,诗书道不穷。
定知编太史,高掩汉于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全诗如下:
挽李资政
自我交贤子,逢人重此翁。
一门传义概,奕世积阴功。
丘壑身无恨,诗书道不穷。
定知编太史,高掩汉于公。
注释:
- “自我”和“逢人”: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在与人为善的同时,也期待着能够遇见像李资政这样的贤者。
- “重此翁”:表示对李资政的尊敬和重视。
- “一门”:指李家,强调其家族传承的美德或志向。
- “奕世”:形容历史悠久,代代相传。
- “丘壑”:“丘”是指山丘,“壑”是指山谷,这里用来象征隐逸的生活。
- “诗书”:古代文化知识的象征。
- “道不穷”:意指学问或道理无穷无尽。
- “编太史”:指编写史书,太史是古代负责编撰历史文献的官职。
- “汉于公”:指的是汉代的于定国,以其清正廉洁著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一位德才兼备的人物——李资政的深切怀念和赞美之情。首句“自我交贤子”,即表达了诗人自认为与贤人有缘,能与之交往;次句“逢人重此翁”则强调了李资政在人们的心中地位之高,人们普遍敬重他。
第三句“一门传义概”,意味着李家的门风、家训或家风,即家族中流传的优良品质或道德准则。而“奕世积阴功”,则是说这种优良的传统和道德已经延续了几代人,累积了深厚的功德。
第四句“丘壑身无恨”,展现了李资政淡泊名利,心无牵挂的高尚品格。最后一句“诗书道不穷”,则表达了他对李资政的敬仰之情,认为他的学问和品德是无穷无尽的。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李资政的敬爱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