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作西江去,其如客思何。
无情秋色老,不尽楚山多。
且赋南蛮句,休怀下里歌。
平生一柱观,明日得经过。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应了解诗意,然后分析该诗运用了哪些手法,并结合诗句体会其艺术效果。“客思”,指思念故乡的情绪。首句说客中作客,难免有思乡的情思。诗人用一“竟”字,表现了这种难以抑制的强烈思乡之情。次句写自己虽身处异域却仍念念不忘故土。“无情”二句,诗人把秋天的萧瑟与自己的愁思联系起来,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眷恋。“西江”“楚山”都是诗人的故乡所在之地。第三句,诗人以拟人之法,将无情的秋风比作一位多情的女子,写出了诗人被秋风所伤的情景。第四句写诗人在异乡赋诗,心中充满了乡思,但不想听别人唱起家乡的歌,以免触动乡思。最后两句,诗人说自己虽然身居异乡,但依然怀念故里(即“柱观”),希望早日能过江归去。

【答案】

译文:

我思乡的心情竟然化作西江的水一直流到远方,可那远在他乡的客情又该如何排解呢?

无端的秋风已使秋色显得衰老,楚山连绵不断,不知有多少重重叠叠!

姑且赋咏南蛮之地的景色诗句来排遣我的乡思,不要吟唱思乡的歌曲了。

平生向往的柱观,今天终于有机会经过,定会心旷神怡。赏析:

此诗是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全篇写景寄情。首联直写游子之思,“竟作”、“其如”二语,直抒胸臆而感情沉痛。颔联写秋意浓浓,更显漂泊之苦,也暗含着对故乡的无限眷恋。颈联承前启后,由眼前的景色联想到故乡的景物,抒发了羁旅思乡之情。尾联则由眼前风景联想到未来归期,表达了渴望归乡之情。全诗情景交融,情真意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