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应喜一阳来,万里寒阴晓自开。
消息早传从嶰竹,发生先合到江梅。
遥瞻双阙呈云瑞,正想三宫舞寿杯。
草木微情共时节,思亲南望独徘徊。

注释:

十一月二十六日南至天色佳甚

天心应喜一阳来,万里寒阴晓自开。消息早传从嶰竹,发生先合到江梅。遥瞻双阙呈云瑞,正想三宫舞寿杯。草木微情共时节,思亲南望独徘徊。

译文:

十一月二十四日到达南郊,天空晴朗,景色宜人。

天心欢喜一阳来到,万里寒阴在早晨自行开启。消息早早传出从竹子里传来,开花结果先与江边的梅花相合。远远眺望双阙呈献云气吉祥,正想着三宫舞动寿杯庆贺。草木细微之情随四季变化,思念亲人南望独自徘徊。

赏析:《初冬夜月》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五言古诗。全诗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意境高远,清丽婉转,韵味无穷。

首句“天心应喜一阳来”,起笔不凡。“天心”一词出自《周易·系辞上》:“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意即上天给人间以吉凶预兆。作者用这一典故,表明自己对朝廷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的欣慰。同时寄寓了作者本人渴望能像上天那样洞悉人事,为国家作主的抱负。接着“万里寒阴晓自开”两句,承“天心”之意,描绘出一幅寒气袭人、黎明时分万物复苏的壮丽画面。

中间四句写月亮。月亮在古人心目中有特殊的地位,它既代表天上的神灵,又是人间美好的象征。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态和思想。“消息早传从竹子里传来”,写月亮将冬至的消息提前告知人间,而这种消息是通过竹筒传送的。“发生先合到江梅”,写月亮在冬至之前便已经预示到了江梅的开放。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他盼望国家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尾联两句,写诗人仰望天空,看到双阙(皇宫楼台)上出现祥瑞的云雾,想到宫中举行盛大的寿宴。然而诗人此时却无法参与,只好独自徘徊。

这首诗写于开元年间,当时唐王朝已开始走向繁荣。诗人目睹朝政清明,天下太平,心情十分舒畅,因此写下了这首充满喜悦的七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