旰食延英责太平,小臣忧国思茫冥。
千秋鉴在开元录,十渐书留贞观屏。
莫笑戆愚如汲黯,无宁龌龊似陶青。
何时再见东都会,万国衣冠拱帝庭。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他的好友甄云卿的一首七言古诗。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和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旰食延英责太平,小臣忧国思茫冥。
- “旰食”指的是君王因为处理政务而日以继夜地工作,这里的“旰”字有晚的意思,所以“旰食”就是指晚上还要处理政事。”延英”是唐玄宗的一个宫殿名,这里是借用这个典故来表示皇帝在朝中处理事务的情景。”责太平”则是指责求国家的太平。”小臣”指的是杜甫自己,他在这里表达的是作为一个小小的大臣,他对国家的忧虑和思考。
千秋鉴在开元录,十渐书留贞观屏。
- “千秋镜”是指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可以映照千秋万代的镜子,这里用来形容历史的长久和深远。”开元录”是唐玄宗时期的历史记录,”贞观屏”则是唐太宗时期的屏风,用来保存重要的历史文献。杜甫在这里通过这两个典故,表达了他对历史的重视和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莫笑戆愚如汲黯,无宁龌龊似陶青。
- “汲黯”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名将,以刚直不阿著称。”龌龊”是指形容一个人性格古怪,不修边幅。”陶青”则是陶渊明的别称,陶渊明以隐逸自居,不与官场同流合污,被后人称为”陶公”。杜甫在这里是在讽刺那些看似笨拙,实则正直的人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宁愿保持自己的本色,也不愿迎合世俗的态度。
何时再见东都会,万国衣冠拱帝庭。
- 这里的”东都”指的是洛阳,因为洛阳是当时的政治中心,是唐朝的首都。杜甫希望有一天能再次回到洛阳,那时他将见证一个繁华的帝国景象,万国之人都向皇帝行礼致敬,展现出一幅盛世图景。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历史人物的评论,同时也是对自己情感的抒发。他在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对朋友的怀念之情。同时,他也展现了自己的性格特点,即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整首诗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个人情感的真挚流露,读来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