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古未云已,会心良独多。
犹应趁风月,从此遍岷峨。
万里澹秋色,一江明暮波。
他年问鱼鸟,能复记相过。

【注释】

和共父游青羊宫二首:这是作者与父亲一起游览成都青羊宫时写的两首诗。

访古未云已,会心良独多:意指到访青羊宫时,发现这里有许多古人留下的遗迹。“访古”是游览之意,“未云已”即尚未离去的意思;“会心”是指领会了古人的用心,“独多”是形容自己领悟得很多。

犹应趁风月,从此遍岷峨:意思是说,应该趁着这风清月朗的良辰美景,从青羊宫出发,一路游览四川的名山大川。“犹应”意为应当,“乘风月”是说利用好这美好的时机,“遍岷峨”是说要游遍整个四川。

万里澹秋色,一江明暮波:意思是说,放眼望去,四川的大地被淡淡的秋色所笼罩;而那滚滚而来的长江水,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明亮。“万里”是说四川地域广阔,“澹秋色”是说秋天的景色很淡,“一江”是泛指,“明暮波”是说江水在黄昏时分显得十分明亮。

他年问鱼鸟,能复记相过:意思是说,今后有空闲的时候,可以问问当地的鱼和鸟,是否还能记得我这位老朋友?“他年”是将来之意,“鱼鸟”,代指当地的渔民或野人;“能复记”,意为能不能再记起我这个老朋友来,“记相过”是指能否记得我过去曾经来过这个地方。

【赏析】

此诗是杜甫与其父杜甫甫同游青羊宫所作。青羊宫位于成都市西门外,相传为汉代仙人张道陵修炼之地,故又名天师庙,唐代改名为“圣慈寺”。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冬,黄巢起义军攻成都,青羊宫被焚,至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才修复,但已不复旧观。

全诗前两联写诗人游赏青羊宫时的所见之景。“访古未云已,会心良独多。”两句写出诗人对古迹的怀念和感慨。“尚应趁风月,从此遍岷峨。”“趁”字用得妙,既写出了游赏时心情舒畅、兴头正酣的状态,又表明了诗人要充分利用时间,把青羊宫周围的风景名胜都领略一番,以饱眼福。

后两联写诗人游赏青羊宫后的感想。“万里澹秋色,一江明暮波。”两句写出了四川的秋色和夕阳下的江面风光,表现了蜀地的秀美。“他年问鱼鸟,能复记相过。”两句写出了诗人想要询问当地渔民或野人,看看他们是否还记得自己这个老朋友,表达了对故乡人民的怀念之情。

杜甫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将青羊宫的壮丽山水和自己的游历感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思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观也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