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舸寒江上,梅花共别离。
不来相送处,愁有独归时。
去梦千峰远,为官三岁期。
思君难可见,新集见君诗。

【注释】

一舸:指一只小舟。

寒江上:在寒冷的江面上。

梅花:这里用比喻,暗指送别。

不来相送处:你未来送别的那个地方。

去梦千峰远:我离开家乡时,梦中的山峰已经遥远地出现在天边。(千峰,代指家乡)

为官三岁期:我在朝廷做官三年了。

思君难可见:思念你的心意难以向人表达出来。

新集见君诗:最近收集到你的诗。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诗人任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时所作。徐玑是当时名士,诗人对他非常敬重。本诗就是诗人在离别之际写给他的一首赠别之词。

“一舸寒江上,梅花共别离”。诗人以简洁明净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清幽淡雅、充满离愁的图景。“一舸”二字,既点明送别的地点,又暗示了送别的时间——在冬季,因为“一舸寒江”,这更增加了离别的凄凉之感;“寒江”,既写出了江水的寒冷,也写出了天气的寒冷,同时,还渲染了一种孤寂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惆怅。“梅花”二字,既是对送别之地的点睛之笔,也是对送别之人的巧妙暗示。这里的“梅花”,并非实指,而是借喻送别之人。古人有折梅赠人的习俗,而诗人此时正值离别之际,怎能忍心折断一枝梅花呢?所以只能以“梅花”代指自己。而“共别离”,则道出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

“不来相送处,愁有独归时。”此二句紧承上文而来,进一步抒写了诗人的孤独感与离愁。既然朋友不来相送,那么,在独自一人踏上归途之时,心中难免会生出许多愁绪。这里的“愁”,既有对离别的忧愁,也有对前途未卜的忧虑;既有对友人不在身边陪伴的孤单,也有对独自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的无奈。这种孤独之感,正是作者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

“去梦千峰远,为官三岁期。”这两联紧承前文而来,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未来仕途的期待与担忧。“去梦千峰远”,意味着诗人离开家乡后,梦中所见到的故乡景象已经远远地出现在天边,仿佛触手可及却又遥不可及。这种梦境与现实的差距,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困惑,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与怀念。“为官三岁期”,则是说诗人在朝廷任职已有三年时间,然而官场上的风云变幻、尔虞我诈使得他深感疲惫与无奈。这里的“期”,既指任期,也暗含着诗人对未来的期望与憧憬。

“思君难可见,新集见君诗。”最后两联,诗人将目光转向了自己与朋友之间的书信往来。“思君难可见”,既是对朋友无法见面的无奈感慨,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宣泄。这里的“思”字,既是对自己的情感描述,也是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新集见君诗”,则是说自己最近收集到了朋友的诗歌,这些诗歌不仅表达了朋友的情感世界,也展现了他们的才华与才情。通过阅读这些诗歌,诗人感受到了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共同追求的理想与信念。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诗人在离别之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清幽淡雅的画面,表达了自己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未来仕途的期待与担忧。同时,诗人还通过书信往来的方式,抒发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与期待。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唐代文人风貌与生活情趣的重要窗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