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高头半白,不肯住招提。
汲井篱花落,挂衣巢鸟啼。
林间曾有约,世上尽如迷。
却把南华卷,从人论物齐。
注释:
夏高头半白,不肯住招提。
汲井篱花落,挂衣巢鸟啼。
林间曾有约,世上尽如迷。
却把南华卷,从人论物齐。
译文:
夏高头半白,不肯住招提。
(夏,指夏天的早晨,高头,高处)
汲井篱花落,挂衣巢鸟啼。
(汲井,打水井。篱花落,篱笆旁的花凋谢落地。挂衣巢鸟啼,晾晒的衣服挂在树上,小鸟在树枝上啼叫。)
林间曾有约,世上尽如迷。
(林间,树林里。曾有约,曾经有过约定。世上尽如迷,世间的一切都是迷蒙模糊不清的。)
却把南华卷,从人论物齐。
(南华是《庄子》中的名篇,这里用《庄子》作比喻,意即以庄子的思想来论述万物。)
赏析:
此诗通过描写诗人与实老的交往过程,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理解。首先,“夏高头半白,不肯住招提”描绘了一幅夏日清晨的画面,诗人不愿停留在寺庙之中,表现出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其次,“汲井篱花落,挂衣巢鸟啼”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自然景象,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韵律。接着,“林间曾有约,世上尽如迷”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他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迷蒙模糊不清的。最后,“却把南华卷,从人论物齐”则是诗人以《庄子》为引子,用庄子的思想来论述万物,表达了他对生命哲学的独特见解。全诗语言简洁明快,富有哲理性,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