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长独坐,谁更伴吾行。
不念为生拙,偏思得句清。
园晴秋菜少,井涸夜泉生。
爱听灯前雨,松声相杂鸣。
归来
归来长独坐,谁更伴吾行。
不念为生拙,偏思得句清。
园晴秋菜少,井涸夜泉生。
爱听灯前雨,松声相杂鸣。
译文:
归来后,我常常独自坐在那里,又有谁能陪伴我行走呢?
我不以为我的才华不足,反而更想写出清新的诗句。
园中晴朗的秋天,蔬菜不多了;井里干涸的夜晚,泉水又冒出来了。
我喜欢在灯光下听着细雨,听那松林中传来的声音相互交织着发出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归隐田园时的感怀之作,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切感悟。首句“归来长独坐”,描绘了他回归田园后的孤寂生活。他常常独自坐在家中,思念过去与朋友同行的日子。次句“谁更伴吾行”,表达了他的孤独和无奈。他不禁感叹自己不如别人般有才华,却只能在这寂静的环境中度过每一天。第三句“不念为生拙,偏思得句清”,进一步展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他不认为自己的才华不足,反而更加渴望能写出清新脱俗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坚持是他晚年生活中的重要动力。
接下来四句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进一步抒发了他对生活的感慨。第五句“园晴秋菜少”,描绘了秋季的园中景色,阳光明媚,秋菜稀少。这句诗不仅展示了季节变化带来的美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第六句“井涸夜泉生”,则表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当井水枯竭时,泉水却在夜晚悄然涌出,仿佛在为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一丝生机和活力。第七句“爱听灯前雨,松声相杂鸣”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简单美好的事物的热爱和欣赏。他喜欢在灯前静静地聆听雨声,感受大自然的声音,这些声音在他心中交织成一首美妙的乐曲,使他感到愉悦和满足。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晚年生活中的孤独、感慨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他的情感和思考,使读者能够深入地感受到他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