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岸沙新淤,西村半失田。
夕阳明望外,寒雁落愁边。
懒下遮风帽,谁添买酒钱。
小坡人不渡,灯火压潮船。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描写了东岸沙新淤、西村半失田、夕阳明望外、寒雁落愁边、懒下遮风帽、谁添买酒钱等场景。“塔山”即指塔子山,位于今北京市昌平区境,地势险要,为北京的天然屏障。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的作品,当时作者已年逾七十高龄,他退居故里后过着恬淡闲适的生活,但心中不免有所感慨。全诗以写景为主,兼及对景物所引发之情思的抒发。
其一:
首句开门见山地点出地点。东岸沙新淤,西村半失田。
译文:
东岸边新淤积起沙土,西边村庄有半数田地荒芜了。
注释:
塔山作:在今北京昌平区境内。这里指京城。
其二:
夕阳明望外,寒雁落愁边。
译文:
残阳西下映照远方,北归的大雁落在我愁苦的心头。
注释:
望外:远在视线之外的地方。
其三:
懒下遮风帽,谁添买酒钱。
译文:
懒得再戴上防风的帽子,谁又会为我增添买酒的金钱呢?
注释:
遮风帽:指戴在头上用以挡风的斗笠。
其四:
小坡人不渡,灯火压潮船。
译文:
那通往小河上的小桥无人行走,只有灯火将河水压得低低的,仿佛连水都要被照亮了。
注释:
压潮船:指水面上灯火映照如同船只一般。
赏析:
这首写景抒怀诗,以写景为主,兼及对景物所引发之情思的抒发。全诗以写景为主,兼及对景物所引发之情思的抒发。
开头两句“东岸沙新淤,西村半失田”,描绘出京城的荒凉景象。诗人从塔山眺望京畿大地,只见新淤的沙滩,荒废的田园,一派萧条景象。
中间二句“夕阳明望外,寒雁落愁边”,进一步刻画京城之荒凉景象,并抒发自己内心的忧愤情绪。诗人把夕阳比作一个孤独的游子,它虽然明艳,但不知何处是归宿;又把大雁比作自己的愁绪,它们南飞而北返,却始终没有停息下来。
结尾两句“懒下遮风帽,谁添买酒钱”,表现了诗人对世事的厌倦和孤寂心情。诗人说:“懒得再戴上防风的帽子,谁能给我增添一些买酒的钱啊?”言外之意是说:我如今已无权无势,也无须买什么酒钱了。这反映了诗人晚年的心境,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的无可奈何。最后一句“灯火压潮船”,以景结情,以乐景衬哀情,更增添了一种悲凉凄清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