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空献赋,不得似相如。
圣代无遗逸,深溪自隐居。
僧传诗稿远,鸟宿墓林虚。
有弟情还切,碑将谏笔书。
【注释】
赋:古诗的一种,以四字句为主。相如:扬雄的字。
圣代:指汉朝。
僧传:僧人记载。诗稿:指诗人所写文章。鸟宿墓林虚:鸟儿栖息在空无所有的墓地上。
谏笔:劝谏帝王的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之作。徐一是作者友人徐一之,字一之,东汉时人。他才华横溢,但一生坎坷,不得志于仕途,最后郁郁而终。作者对这位朋友非常同情,写下这首悼诗,表达对他的哀悼和怀念之情。
“生平空献赋”,意思是说:我一生空有才华,却未能施展出来,就像司马相如那样,只能在深山老林里隐居生活。这里用了一个比喻,将自己的人生与司马相如相比,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圣代无遗逸,深溪自隐居。”第二句承接上句,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愤懑。这里的“圣代”指的是当时的汉朝,而“遗逸”则是指那些不被重用的贤能之士。作者认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像他自己这样有才华的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识和重用,只能过着隐居的生活。
“僧传诗稿远,鸟宿墓林虚。”第三句和第四句则是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来表达自己对生死离别的感慨。这里的“僧传”指的是僧人的传记,“诗稿”则是指诗人的作品集。“鸟宿墓林虚”则是指鸟儿栖息在空无所有的墓地上,形象地描绘出了诗人生前与世隔绝、与世长辞的景象。
“有弟情还切,碑将谏笔书。”第五句和第六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墓碑上的留言的期待。这里的“弟”指的是作者的弟弟,而“谏笔”则是指劝说君王的笔。作者希望在墓碑上留下自己的诗句,以此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和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徐一之的生平事迹的回顾和对其去世的哀悼,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