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被垂杨系去舟,五更潮落大江头。
关河北望几千里,淮海南来第一楼。
昔日最多风景处,今人偏动黍离愁。
烟沙澒洞翻蘋末,欲倚西风问仲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多景楼》。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早被垂杨系去舟,五更潮落大江头。”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早上的时候,被垂杨柳的枝条系住了船,随着五更时分潮水退落,他站在大江的岸边。
注释:“早被”指的是清晨;“系去”即拴住的意思;“五更”是指夜深时的五更天,也就是凌晨三到五点之间。
赏析:诗人早起,看到杨柳系着船只,说明此时正是春末夏初,江边景色宜人,杨柳依依。而潮水落去,大江边的景色更加清晰可见,给人一种宁静、空旷的感觉。

“关河北望几千里,淮海南来第一楼。”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站在长江边上,望着北方的故乡,心中充满感慨。同时,诗人也提到了南来的淮河和北来的长城,这可能暗示了他的政治立场和对国家的关心。
注释:“关河北望”指的是面向北方的故乡;“几千里”表示距离远;“淮海南来”指淮河水从南方流来,这里暗指南宋与北方的联系。
赏析:通过“关河北望”和“淮海南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情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关注。

“昔日最多风景处,今人偏动黍离愁。”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在的忧虑。诗人回忆起当年多景楼的风景最为迷人,但现在却充满了离别的忧愁,这种变化让人感到悲伤。
注释:“黍离”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种意象,代表着黍稷之苗的离落和悲哀,这里用来比喻国家衰败的景象。
赏析:诗人通过“往日风景”、“今日忧愁”的对比,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哀怨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局的担忧。

“烟沙澒洞翻蘋末,欲倚西风问仲谋。”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江边景象:烟雾缭绕,沙滩上的草叶在狂风中摇曳。诗人想要依靠西风询问那位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仲谋),表达出他对历史英雄的仰慕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注释:“烟沙”“澒洞”都是形容烟雾弥漫的景象;“蘋末”指的是草叶的末端;“西风”指来自西方的风;“仲谋”可能是一位历史上著名的将领或者策略家。
赏析:诗人通过对烟雾、沙滩和小草的描述,营造了一种凄凉、迷茫的氛围,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忧虑,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