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月南楼月不明,百年虚负此宵情。
浮阴乱向空中起,圆影偏从塞外清。
江国潇潇凄露气,山城处处动笳声。
何人独抱琵琶坐,泪滴冰弦暗恨生。

中秋待月用弟察推元彪韵赏析宋代柴望《中秋待月》诗意与意境

  1. 诗句原文
    原待月南楼月不明,百年虚负此宵情。
    浮阴乱向空中起,圆影偏从塞外清。
    江国潇潇凄露气,山城处处动笳声。
    何人独抱琵琶坐,泪滴冰弦暗恨生。
  2. 译文对照
    待月南楼月光昏暗不明,百年光阴枉费今夜情怀。
    乌云乱舞空中似鬼魅,圆月影子却清晰如初。
    江国秋意瑟瑟寒风起,山城四处响起胡笳声。
    孤独之人抱琵琶而坐,泪珠滑落琴弦心生怨怼。
  3. 关键词注释
  • 待月南楼:指代中秋之夜,一个供人观月的楼阁。
  • 百年:形容时间之长久,此处用以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浮阴:云层或云雾。
  • 塞外清: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映照出远方的清晰景象。
  • 江国潇潇:描述秋天江边的景象,萧瑟而凄凉。
  • 山城:指具有高山地形的城市,常指四川或重庆一带。
  • 独抱琵琶:形容独自一人弹奏琵琶的情景。
  • 冰弦:古琴上用冰制成的弦,声音清越。
  1. 赏析
    本诗通过描绘中秋夜的景象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孤独感。诗中提到“百年虚负此宵情”,暗示了人生易老、时光易逝的哲理。同时,通过对月亮和周围环境的描述,展现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最后以“何人独抱琵琶坐”结束,增添了诗中的哀愁和孤独感。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宋诗中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