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满潮沟木叶飞,水边行客驻骖騑。
三朝恩泽冯唐老,万里乡关贺监归。
世路穷通前事远,半生谈笑此心违。
离歌不识高堂庆,特地令人泪满衣。
【注】陈秘监:陈子昂。
冯唐:西汉大臣,年老时被汉文帝召见,问他有什么愿望,他以“尚能食粥数斗,一豆羹”自比,希望得到重用。贺监:唐代诗人贺知章,曾任太子宾客,因称太子宾客为贺监。
半生:指中年,即四十岁至五十岁之间。高堂庆:贺知章的号。
赏析:
首句“风满潮沟木叶飞”,描绘的是一幅秋风萧瑟、落叶纷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悲凉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次句“水边行客驻骖騑”,则展现了一位行客在水边停留的情景。这一句中,“驻骖騑”是动词短语,意思是停下马车休息,而“水边”则是名词短语,指的是水边的景色。通过这个动作,诗人似乎在向读者传递出一种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三朝恩泽冯唐老”,则直接点明了陈子昂的身份和地位。在这里,“三朝恩泽”是指陈子昂曾经受到过的皇帝的多次恩赐,而“冯唐”则是汉代的一位著名人物,他曾在文帝时得到重用。这里用“冯唐老”来形容自己虽然年纪已大,但仍有机会为国家效力。这种情感既体现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珍视,也反映了他对国家的忠诚。
第四句“万里乡关贺监归”,则再次强调了陈子昂的归乡之意。这里的“贺监归”指的是贺知章的归来,而“万里”则表达了距离之遥远。这句诗中的“乡关”指的是家乡,“贺监归”则是诗人对贺知章归来的期待和祝愿。
第五句“世路穷通前事远”,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在这里,“世路”指的是人世间的道路,而“穷通”则是指人的得失荣辱。通过这个比喻,诗人似乎在向读者传递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和感慨。
第六句“半生谈笑此心违”,则再次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在这里,“半生”指的是诗人的中年时期,而“谈笑”则是指与朋友交往时的欢乐气氛。然而,“此心违”则表示诗人的内心却与外界的欢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情感既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也反映了他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
第七句“离歌不识高堂庆”,则描绘了诗人与家人分别的情景。在这里,“离歌”指的是离别的歌曲,而“高堂庆”则是诗人的家人庆祝生日的场合。通过这个场景,诗人似乎在向读者传递出一种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特地令人泪满衣”,则总结了全诗的情感走向。在这里,“特地”表示特意地、非常地,而“泪满衣”则表示诗人因为离别而流下了眼泪。这句诗中的“泪满衣”既是对前面诗句情感的总结,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这首诗通过对陈子昂的身份和地位、归乡之意、人生境遇以及离别的场景进行描绘和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同时,这首诗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凄美、哀婉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