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旧馆枕潮沟,共引垂藤系小舟。
树倚荒台风淅淅,草埋欹石雨修修。
门前不见邹枚醉,池上时闻雁鹜愁。
节士逢秋多感激,不须频向此中游。

【注释】

梁王:指梁武帝。旧园:旧日的园林。梁武帝在建康(今南京)有座新亭,名“梁园”,后改称“梁王旧园”。垂藤:垂下的藤萝。系小舟:系上小船。树倚荒台风淅淅:树木靠着荒凉的风声飒飒。草埋欹石雨修修:草淹没了倾斜的石头,雨下得又细又密。邹枚:邹阳、枚乘,西汉辞赋家。醉:喝醉酒。雁鹜(wù):水鸟。愁:哀伤。节士:有气节的志士。逢秋多感激:每逢秋天,多感伤。不须频向此中游:不需要经常到这里来游玩。频:多次。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梁武帝萧衍的旧园的诗。

开头四句,写旧园环境。“枕”,“倚”两个动词,写出园子的位置。“共引”二句,写园子的环境。这里用拟人手法描绘出了旧园里的景象。“垂藤”、“系小舟”,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景物;而“共引”二句是说,人们常在这里引船系舟。诗人对梁园的描写,生动传神,既表现了它的幽静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它的留恋之情。

五、六两句是写景兼点情味。风吹过荒山野林发出凄厉的声音,雨落在草丛上发出沙沙的响声,这声音使本来就凄凉的环境更增加了几分冷寂之感。“门前不见邹枚醉”、“池上时闻雁鹜愁”,诗人以邹阳、枚乘的典故,暗喻着自己和那些志士仁人的遭遇,他们因遭奸臣谗陷而被贬谪放逐,流离失所,生活坎坷,心情忧郁,常常借酒浇愁,愁绪难消。而如今,诗人已远离尘嚣,来到这清幽之地,与世无争,可以暂时忘却世俗的烦恼与忧愁,过着宁静的生活。“邹枚醉”、“雁鹜愁”,都是用典,都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不平。

最后两句,写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感想。“节士逢秋多感激”,节士,即有气节的人。“逢秋”,指逢到秋天,也就是到了秋天。诗人想到,每到秋天,总是容易触景生情,感慨万千,更何况他是一位有气节的人呢!“不须频向此中游”,既然已经来到这里,就不必再经常来这里游览了!诗人用反诘语气表明自己的心迹。言外之意是说,我已经找到了心中的乐园,没有必要再去寻欢作乐,更不应该再回到那污浊的官场上去了。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高远,情感真挚,风格沉郁顿挫,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